我谈人才培养 | 熊超:人才培养与导师的自我修养

文摘   2024-12-04 18:25   湖北  





嘉宾简介

熊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研究生导师3年,现任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国家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专注于电离层物理、星载空间磁场与等离子体探测、空间天气效应等方向的研究,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参考电离层(IRI)委员会委员等,深入参与欧空局Swarm星座、中国“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与”澳门科学一号“等卫星的电离层及磁场观测数据分析,曾获COSPAR杰出青年科学家论文奖、德国洪堡学者、EGU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武汉英才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转眼回到武汉大学工作已经三年多,今年12月份也将迎来课题组第一位博士毕业生。回顾从课题组组建之初的第一位学生,到现在共有十多名学生,看着他们这几年的成长,内心感触颇多。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研究生阶段也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高校教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个人觉得首先要作好导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作为导师,我们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教育事业和其它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授业对象是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小到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大到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没有教师的以身作则与辛勤付出,就没有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就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教育学生的意义与建设美好祖国的需求联系起来,就能感受到教师肩上的重任,同时也能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其次,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导师可以试着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一个对等的位置,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导师更像是一位温和而不失原则的学长,更像是一位可以倾听自己想法并给予合理建议的朋友。记得初到德国求学之时,德国导师的礼貌和谦逊有些让我受宠若惊。比如教授需要我来准备报告或是准备发表文章的图片时,他会很客气的询问我是否可以帮忙,“please”和“thank you”这样的词语会经常挂在嘴边;有时我们需要讨论一些结果,他也会先提出一个见面讨论的时间,然后征询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是否也合适。出于中国人习惯,我一开始也是尊称导师为教授,后来时间长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直接称呼教授的前名了(德国人的习惯如此)。仔细体会一下,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和自己的朋友相处的一种模式。如果我们也能以这样一种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那么这一段师生关系就会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另外,作为导师对学生一定要有责任心和耐心。对于新入学研究生,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专业背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研究课题供其选择;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帮着学生指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多鼓励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时间节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做好研究工作。同时,学生的眼界有可能会成为决定其研究水准上限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导师,我们一定要尽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比如鼓励每个学生定期参加组会内的报告,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针对课题中的难点,为学生邀请该领域顶尖的学者进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独立科研的能力。

最后,要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自己必须保持一颗持续学习的心态和习惯,多读文献,善于在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中找到灵感,并把这种灵感落实到自己及课题组学生的具体研究中。对于学生研究的课题,自己一定要做到多读多看,了然于心,只有自己做到了熟知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难点,才能指导学生找准方向,做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教与学本身是一个双边过程,要想指导学生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导师还得掌握指导学生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比如对于学生来讲,如何做好研究课题,第一步就是需要对课题研究内容有兴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琳曾经说过:“好奇心是所有科学家的共性,它激励着我们去解决难题”。所以作为导师,我们一定要激发学生对研究课题的兴趣,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多问自己为什么的习惯。没有思考,学生很容易变得没有主见,一味的跟随他人,甚至变得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度过每一天乃至整个研究生阶段。当学生开始认真思考之后,就不容易感到焦虑;同时我们导师也要善于把学生2-3年长期的研究计划切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让学生逐步实现。学生每次想清楚一个问题或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就会感到愉悦;即使还没有想清楚,但只要学生能明白要获得“为什么”答案的方向在哪里,便会一路追寻下去;当学生恰到好处地利用勤于思考来开启脑力后,整个世界也就为她/他敞开了大门。

其次,导师还要引导学生培养勤奋与坚持的习惯。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体的勤奋,比如按时上课,积极主动到实验室做实验和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持大脑的勤奋。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大脑不勤奋的表现,比如宁愿重复机械式劳动,也不愿花点心思改进分析方法;宁愿重复自己已经会的问题,也不愿意探究不会的课题;喜欢和说一些新奇有吸引力的观点,但不愿意花精力去研究这些观点是否合理;喜欢借用别人给的标准答案,而不愿自己去寻找答案。大脑的勤奋是一种身、心、脑协调统一,高效运作的状态,而不是昼夜不分,埋头苦干的劳作。只有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人才不会被情绪和感情阻碍思考,思维才能开阔敏捷,然后身体才更乐意依据思想行动,这才是真正的勤奋。

除了勤奋,导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因为交流、沟通能力是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应该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机会,比如鼓励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科研中多向师姐师兄请教学习,定期召开组内学术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学会与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以提高自己对某一学术问题的认识。

最后,要引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对待失败的态度。因为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去做,都存在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我们需要事前认真准备,做事集中精力,但如果不幸真的出现了失败,比如课题研究没有达到预定的进展与效果,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要灰心丧气,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对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梳理。从准备到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思索,找到导致失败的一个或者几个原因,总结出教训,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避开易出错的坑,每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终慢慢地接近成功。

来源|武大研究生

排版|宣传部 罗梦源

审核|谢林君 黄志伟

武大电信研究生
武大电信学院研究生会为学院师生服务的公共平台,由学院研工办和研究生会管理和维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