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评论】新年新风|让文明新风在春节站上“C位”

时事   2025-01-30 20:42   江西  


扫码下载江西日报社江西新闻客户端精彩开端,掌阅天下!

正值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春节,开开心心过个年,是每个人心中最真挚的愿望。然而,近年来,每到这个时候,“高额压岁钱”“负担春节”“过面子年”“酒席浪费”“年味已变味”等相关话题总是频频登上网络热搜。

谁让“年味”变了味?有网友粗略算了一笔“账”,从春运交通到购置年货、发红包、亲友聚会、孝敬长辈、吃喝玩乐……要过好一个“体面年”的开销动辄上万元。过度的人情花费和地方的攀比之风,让春节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负担”,也让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团圆、祝福等美好的文化内涵被掩盖。

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的庆祝方式历来丰富而隆重,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条件改善和习俗变迁,一部分人过分追求过年的形式与排场,而淡化了春节的最初的文化寓意,殊不知,这样的“年”只会越过越累,越过越“没味”。

无论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声不绝于耳,还是丰盛的年夜饭和各式各样的年货,抑或是走亲访友时的觥筹交错,拜年红包的应接不暇……这些过年的“名场面”都只是“年味”的外在表现,真正让一代又一代人回味无穷的,是那份在万家团圆时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亲情与温暖。

如何让“年味”不变味?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习俗中去粗存精,摒弃那些不必要的“人情支出”“面子支出”,抛弃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繁文缛节和不良风气,真正让“年味”回归本真。

近年来,全国多地均在倡导文明过年、健康过年、低碳过年,让文明新风在春节站上“C位”。从减少鞭炮燃放、推广电子贺卡,到提倡线上拜年、走亲访友不收礼,再到抵制大办酒席、杜绝赌博陋习……一系列“减包袱”“降负担”“正风气”的改革举措,不仅丝毫没有削弱过年的热闹氛围,反而让人们腾出更多精力感受与亲人相聚的纯粹与美好,重拾春节所承载的最本质的团圆意义。

“年味”是传统与时代的交融。让“年味”不变味、更有味,还需让文化“唱主角”。近年来,逛异地庙会、看非遗表演、参观红色场馆、旅游过年、购买赛博年货……日渐多元的过年新习俗,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让人们感受到更丰富的年趣、更浓厚的年味,收获烟火人间里的新体验。例如今年江西春节期间,从安福县的非遗庙会,到金溪县的蛇年灯彩展示,到瑞昌市书法家送春联下基层活动,再到安义县古村里的百福家宴……一场场有意义、有内涵的节日文化活动,让人们从精神上感受到“年味”的厚重与多彩。

文明过年,守住我们心中的纯正“年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过年新风尚,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幸福、和谐、文明的春节新画卷。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汪凯凡
编辑:朱叶

复审:任宇博

审签:邹艳红

江西日报
方向凝聚力量。中共江西省委机关报: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有信有爱的互动平台。在这里,读懂江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