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江西日报社江西新闻客户端!精彩开端,掌阅天下!
“马上要开始唱戏啦,快去占个好位子!”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9时,离第一场戏开演还有半个小时,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杨依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已经有不少乡亲们落座。鼓声起,锣鼓鸣,伴奏师傅们已经敲打起来,让整个场子一下热闹了起来。
正月里唱大戏,在乡村是一项仪式感十足又非常热闹的习俗。在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杨依村,这里从正月初一起,连唱七天宁都采茶戏,乡里乡亲们沉浸式感受年味浓。
唱戏的场地没有专门摆设观众的座位,旁边放有一摞椅子,全部垒在一起,来看的人自己搬椅子选位置坐下。爱看戏的大多是老人们,他们早早占据了前排的好位置;好奇的小孩,蹿到台前,透过不那么严实的幕布往里瞧着,看着那些画着花脸穿戏服的人咯咯发笑。
在杨依村里,唱戏可是有着诸多讲究的传统盛事。“我们每年会请戏班子来唱两场大戏,一场农历三月,另一场就是春节,”杨依村移风易俗理事会理事谢邦运介绍道,“正月初一每天唱3场,一天唱8个小时左右,一直唱到正月初六。”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当天的好戏正式拉开帷幕。台上,演员们身着戏服,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把故事里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台下爱听戏的老人们眯着眼,跟着节奏微微晃动脑袋,神情专注地看着台上,偶有几位年轻人被戏曲声吸引,来到二楼,也会认真听会儿再离去。
宁都采茶戏,有别于赣南采茶戏,是个独立的采茶戏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特色之一就是唱词道白主要是以当地方言为主,多以民间百姓的故事为主,乡土气息浓厚。
“我们唱的大部分是宁都采茶戏,但是部分剧目会配一些赣南采茶戏的曲调。”该民间采茶剧团团长廖海英表示,“如《状元拜母》《送子观音》这种比较喜庆的剧目在过年期间唱得多,大家都爱看,但是我们今天上午是唱小戏,下午才是大戏。”廖海英说,宁都县不少乡镇都有请戏班子的习俗,但是一般上午不唱,只有黄陂镇的村子上午要求唱,所以一般上午唱小戏,大戏多在下午和晚上唱。“给我们的准备时间也更充裕,最晚会唱到晚上十一点。”
村子里筹备唱戏的事情都是由移风易俗理事会来发起,每家每户自发众筹,邀请戏班子来唱戏。
“村子里有400多户人家,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出钱,基本每年村子里都会唱大戏,热闹得很。” 今年77岁的谢邦运表示,从1980年就开始参与村里的这些事情,他告诉记者,从他爷爷小时候就开始有春节唱大戏的习俗,“具体是从啥年代开始的,我这一把年纪了,还真说不清楚咯。”
宁都县黄陂镇杨依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属于典型的客家乡村。唱戏只是村里春节期间一项民俗活动,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这几日,村子里还要舞龙灯,五彩斑斓的龙灯在夜色中上下翻腾,到每家每户讨彩头、送福气。
“捏子(客家方言,意为妹子),上茶哟!”悠扬的戏腔从杨依村文化活动中心二楼传出,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热闹的气息。活动中心外,各路售卖小吃的商贩们也瞅准商机,支起摊位,琳琅满目的小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些没进场听戏的人们,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一边兴高采烈地聊天说笑,尽情享受着这浓浓的年味。
这般温馨美好的画面,正是杨依村独有的乡村年景,也是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绽放出的绚丽光彩。
推荐阅读
1.集体宣布:春节期间上涨
2.紧急提醒:全部售罄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复审:任宇博
审签:邹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