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今年春节,他最后一次陪候鸟过大年

时事   2025-01-28 23:12   江西  


扫码下载江西日报社江西新闻客户端精彩开端,掌阅天下!

蛇年新春佳节,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刻。59岁的王小龙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的一名巡护员。今年春节,从除夕到大年初四,他都在吴城站值班,再一次在鄱阳湖畔陪候鸟过大年。这次是他在吴城站过的第39个春节,也是最后一个春节,因为今年6月份他就要正式退休。


王小龙的蛇年春节有什么不一样?除夕这一天,让我们跟随镜头来到永修县吴城镇,体验王小龙在鄱阳湖畔和候鸟过大年的美好时光。


▲王小龙来到荷溪渡口乘坐第一渡轮过江。


1月28日(除夕)5时,王小龙早早起床。顶着刺骨寒风,王小龙骑着摩托车来到荷溪渡口乘坐第一渡轮过江,他要去吴城站管辖范围内的中湖池、梅西湖进行巡护。因为要在湖区观测远方的候鸟,他带上了望远镜;考虑到湖区的路比较泥泞,他换上了迷彩服和雨靴。


21岁从部队退役后,王小龙就回到故乡,成为一名巡护员。这样的巡湖之路,王小龙已经走了39年,巡湖里程超40万公里,在路上的日子孤独却忙碌充实。


▲王小龙骑着摩托车巡湖。


“候鸟就是我的家人,保护候鸟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早年间,他先后查处打击破坏候鸟和湿地环境案件180多起。近些年,盗猎候鸟的情况少了,他欣慰地见证了辖区内候鸟数量、种类的蓬勃壮大。在他手里,先后救护放飞了300多只鸟类。


▲除夕当天,鄱阳湖候鸟在湖区觅食。


9时50分,王小龙通过卫星跟踪器找到了“逐浪”白鹤的栖息地。他一眼看见“逐浪”,心里非常高兴。去年5月9日,王小龙在大汊湖东洲头洪水中救下白鹤“逐浪”。经过救助,“逐浪”恢复了健康,在去年12月9日被放归大自然。


▲“逐浪”白鹤。


▲王小龙在观察“逐浪”白鹤。


▲除夕当天,王小龙的巡湖轨迹。


11时,王小龙又马不停蹄赶回吴城站。吴城站候鸟救护中心还收留着20多只受伤的候鸟,这些候鸟们还等着王小龙投喂食物呢!


“人要过年,候鸟也要过大年嘛!”除夕这一天,王小龙给候鸟们准备了“大餐”——稻谷、玉米、小鱼。看着这些鄱阳湖的大宝贝们争先恐后地抢食,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39年了,在鄱阳湖与候鸟朝夕相处的这些日子,成为他人生最珍贵的记忆。


▲王小龙投喂候鸟。


16时30分,王小龙梳理好当天的巡湖情况,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春节期间,他将在站里连续值守5天,一个人挑起大梁。虽然是永修本地人,但王小龙一家如今已在省城南昌定居。之所以每年春节都留在吴城站值班,王小龙有他的考虑。“站里其他7个同事都是外地人,回家一趟不容易,就留我来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王小龙记录汇报工作。


16时57分,他来到智慧平台监控大屏前,实时查看湖区情况。智慧平台通过基站、无人机、摄像头等进行多层次综合入侵预警,既减轻巡护人员负担,又能够对入侵事件进行有效侦测监管。AI识鸟系统能够实时对鸟类种类进行辨别,还可以对鸟群的密度、数量进行精确计算。“这些年,随着江西候鸟保护和宣传的力度加大,现在盗猎候鸟的情况已经很少很少了。”王小龙介绍道。


▲王小龙利用智慧平台监控大屏查看湖区情况。


家人、朋友对他的工作一直都很支持。今年,家人特意就从南昌来到吴城,陪他在站里过大年,朋友王斌也特意赶来陪王小龙过除夕。除夕的饭菜虽然简单,站里过年的氛围还是很温馨。


▲王小龙在贴窗花。


▲除夕,家人从南昌来到吴城,陪王小龙在站里过大年。


▲站在吴城站观鸟台,可以看到吴城镇的除夕夜景。


忙完一天,亲友在侧,候鸟在天,鄱阳湖的风还在呼呼地刮,王小龙的除夕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就将退休,他还会一直坚持宣传鄱阳湖、保护候鸟,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样,继续做一位鄱阳湖畔的“白鹤使者”!


▲王小龙向大家拜年。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图文:全媒体记者朱叶
编辑:吴璠

复审:任宇博

审签:张文娟

江西日报
方向凝聚力量。中共江西省委机关报: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有信有爱的互动平台。在这里,读懂江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