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肿瘤病友要提防心肌炎!

健康   2025-01-19 19:00   北京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一种在临床使用时间不足10年的抗肿瘤药物,疗效令人振奋的同时,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王岚等就该院2018~202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心肌炎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易合并肝损伤及肌损伤,重症患者预后较差。
研究者指出,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近期,特别是1个月内,应密切监测不良心血管事件,一旦发生,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甚至丙种球蛋白,以期早期阻止及逆转病情进展。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病案系统共检索出2018~2021年就诊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心肌炎患者4例,其中3例为女性,年龄范围46~83岁。
4例患者均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其中1例联合应用了PD-1抑制剂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TIGIT)单抗。
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发病时间为17~27d
2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3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例患者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无患者出现严重心脏瓣膜病变。
除心肌炎外,4例均合并肝损伤;3例合并肌损伤。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肌损害往往并非独立存在,常合并其他系统共同损害,特别是肝损害及肌损害。
1例较轻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外,3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
其中联合应用PD-1抑制剂+TIGIT单抗的那例患者,还给予了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
最终,3例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但联合应用PD-1抑制剂+TIGIT单抗的患者,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原性休克死亡。
据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包积液、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痉挛、瓣膜病变及高血压。
阜外医院学者发表综述指出,目前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发生的可能机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细胞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心脏损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心脏不良事件发有可能相对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
文献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心肌炎发生率在1.0%~1.4%,若联合应用2个以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升至2.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心肌炎一旦发生,死亡率可达36.96%~50.00%
研究者介绍经验指出,对于非轻型患者,需及时加用激素,特别是重型患者,需积极加用丙种球蛋白或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否则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

看更多精彩科普节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1]王岚,马玉良,刘健,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1037-1041.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10.011.

[2] 赵一贺,王虹剑,宋卫华,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518-52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5.018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微信公众号

TopMD
肿瘤领域知名患教平台,老牌患教栏目《约吧大医生》官方公众号,携手全国知名专家科普前沿诊治、与肿瘤病友共同抗癌,全网主流媒体每日同步播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