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潮宗 | 藏在梓园巷里的民国戏楼

文摘   2023-08-14 18:00   湖南  

本文来源于城市记忆CityMemory

文 | 黄健安





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梓园巷古老沉静又神秘,这里曲径通幽、文化深邃、风情独特,令人赞叹不绝、心驰神往。2022年9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金兰飘香,我和几个文友来到梓园古巷,仰承先人们的文化精髓,领略了一番古代建筑艺术与民风习俗的多彩风光。



梓园巷6号张自牧故居



“长沙第一旧宅”


走进幽静的梓园巷,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嚣,刹那间戛然而止。柔和的阳光透过泛黄的梧桐树叶,照射在梓园巷6号斑驳的朱漆木门上,疏影横斜。


据资料介绍:长沙市开福区政府梓园巷6号,清末布政使衔道员张自牧故居(此处存疑,尚待考证),为不可移动文物。民国时,张氏家族没落,宅园改成旅社,后称“民国旅社”。2005年,长沙市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对“文夕大火”中留存的23处旧宅进行修缮,梓园巷6号因为其结构独特而被称为"长沙第一旧宅”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听说这座民国旅社及戏楼在20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维护。那天巧遇梓园巷6号的大门打开,我们看见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拿着图纸在那里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估计是要搞装修,恢复原貌,准备对外开放了,我们趁机走了进去。




张自牧(1832-1886),字笠臣,以生员筹贵州饷有功,授候选道,加布政使衔。为官时备极奢侈,后以事去官,寓居长沙。


张自牧受郭嵩焘影响,颇具洋务思想,喜研讨外国史地,曾言欲采英、法等国史,用中国史书体例编成一书,但未成。郭嵩焘出使英法,尝疏请他充参赞官,为人所劾罢。张自牧著有《瀛海论略》《蠡测卮言》等书,主张中国“采用其所长,于制器利用皆有所益”。




这里古朴雅致,半拱形的石库大门,坐北朝南,砖木小青瓦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约1311.37平方米,院子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


石库大门右侧有块40厘米高的小石碑,上刻有简介。大门宽约3米,高约4米,门楣颇高,上面被铁钉固定的铁皮早已锈蚀、剥落,大门的黑漆也脱落了不少,露出了原来的木质。


院内南面的戏楼由南面4根圆木大柱撑起歇山式屋顶,屋脊上还有砖雕的装饰。前面的两根柱子上隐隐约约看见对联,因岁月沧桑,已经模糊。



石碑



戏楼建在台基上,四四方方,大概有20多平方米,两边有三级台阶,供演职人员上下。内部有木构藻井,还彩绘了图案。依旧可见戏楼当年的韵致,古树掩映着白墙黛瓦,朱漆戏台和雕栏无声回放着百年前的丝竹雅韵


戏台的东、西、北三面,清一色的小青瓦覆盖,阳光下反射着清亮的光,飞檐高高翘起,有走廊相互连接。西侧有三层主楼,北面两层侧楼,东面从北向南为逐步下降的封火墙,墙内为走廊,连接北面的住房和南面的戏楼。庭中约100平方米的听戏场地。



戏楼



大院走廊拐角处原有一断为两截的汉白玉门额横卧地上,上镌楷书“絜庐”二字。“絜”,同“洁”,查长沙老公馆史料,以“絜”字命名者只有张自牧的宅园一处。张自牧是郭嵩焘的好友,两人同为湘阴人。絜庐又称“絜园”,郭嵩焘作有《絜园展禊图记》,该文载“入园引回廊,两梧矗立”“左右修竹飕飕”,颇具园林之胜。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23日,郭嵩焘、罗汝怀、吴敏树、李元度、刘沛、杨翰、何应祺、朱克敬、郭崑焘等社会名流聚集“絜园”,仿兰亭修禊之事,人赋一诗,成为“絜园”的一大盛事。



“梅兰芳曾来此演出”


清末民国时长沙听戏成风,私家公馆邀戏班来家唱戏是常事,一般大户人家公馆院内多建有戏台。梓园巷的民国旅社戏楼,便是长沙达官贵人经常光顾的娱乐场所,也曾请名角来戏楼唱戏,据说梅兰芳也来过,无从考证。


但据资料记载:1937年3月,长沙的大亨们曾邀请京剧名角梅兰芳来长沙唱戏,剧目有《宇宙锋》《四郎探母》和全本《西施》,后又演出《凤还巢》《洛神》《霸王别姬》等拿手好戏。演员还有小生姜妙香、小丑萧长华、花旦姚玉美等。


当时长沙的主要剧院有民乐戏院、东长戏院、万国戏院。万国戏院老板梁月波是长沙有名的大亨,他曾邀请过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言菊朋、徐碧云等名伶。梁月波借北京的这几位名伶赚了钱,长沙另一些大亨也动起了邀名角来演出的念头,其中长沙新闻界萧石朋、萧石勋兄弟因与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关系不一般,请何键夫人黄芸芷投资,于1936年秋在长沙小东茅巷新盖了一座能容纳1200人的大戏院,名为长沙大戏院。


随后,萧氏兄弟决定用重金到北京聘请梅兰芳剧团来长演出。梅剧团同意来长沙演出11天,包银13500银圆,并约法三章:不拜客,不演义务招待戏,不加场。


传说,在梅兰芳还没来长沙之前,曾流传着一个笑话:听说梅兰芳要来唱戏,瞬间长沙热闹起来了,尤其是梅兰芳将要演出的戏院门前,人们为赶头场,提前三天就在戏院门前排起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来买票。





很快,座位票就全卖光了,但门外买票的队伍还长长的,于是戏院老板卖出站票。也只是一会,站票又卖光了,可门外排队买票的队伍还是不见短。于是狡猾的老板高声大叫:“为了欣赏梅兰芳,本场特设置‘挂票’,挂在墙上看。”又只一会儿,“挂票”又也卖完了,可还有百把人排队不散。老板满脸油光,再出奇想,又设置“爬票”,趴在凳子脚下看。又只一会儿,“爬票”又再次卖光了,可门外还有十几号人。老板鼓了好久的眼睛,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招了,才痛苦地罢休。


他守着满票房的白花花的光洋,满头满脸的油汗直流,没想到900多个座位的戏院,竟然卖出了9000多张票。梅兰芳的演出终于在紧锣密鼓的打击乐中开场了,这是长沙戏迷期盼已久的时刻。戏台大幕徐徐拉开,梅兰芳扮演的贵妃娘娘刚走上舞台,只听得她“哎呀”一声原来,戏台垮了,且更为惊奇的是,台上唱戏的是一个假梅兰芳!



图源网络@梅兰芳戏妆


这虽是一个坊间流传的笑话,但也体现长沙市民对梅兰芳痴迷和对京剧的热爱,也体现了戏迷们看戏的狂热。




“梓园巷老人的回忆”


据梓园巷老人们回忆,30年代的梓园巷曾经也车水马龙、人流涌动,香烟、瓜子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好一派繁华景象,热闹非凡。无数达官贵人带着夫人、小姐前来听戏。


旅社戏楼可摆十几张桌子,当官的和有钱的一般都坐前面几排,有丫鬟侍候,有黄包车接送,热闹场面犹如现在的解放西路歌舞厅的火爆。又由于环境优雅,地域适中,除了晚上演戏,白天也有文人雅士来戏楼吟诗作赋、挥毫泼墨、谈古论今,犹如现在的娱乐会所高雅而又神秘。 


然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梓园巷里的穷人们为了讨生活都会去戏楼里争着接活干,洗衣、做饭、搞卫生、拉黄包车、做小生意,起早摸黑,不知流下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辛酸的泪水。    





60年代戏楼也曾经热闹非凡,下午买票的,晚上看戏的,搞得梓园巷人流如织,如有好看的戏,还买不到票,于是许多人就充当了票贩子。那时戏楼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用上了当时很洋气的煤气灯。门口吊一盏木提桶大小的煤气灯,舞台上吊三盏灯,照得戏楼通明透亮,演员的脸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收票人坐在约一米高的木凳上把关验票,小孩子们无钱买票,趁守门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从高凳下钻进去,只要不影响剧场秩序,验票的叔叔也是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小孩子进去看戏。由于是溜票,所以前半场的戏总是没有看到,不过小孩子们不花钱能看到戏都很高兴,出场后都会叽叽喳喳兴奋地谈论着剧情。有位老人回忆说:“记得最清楚的是看过《牡丹亭》,可惜没有看到前半场。 ”






古戏楼在无情岁月的风蚀下,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它的精髓却依然灼灼其华、风采依旧。古戏台承载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凝结着民众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记录了社会风情、宗族观念的演变与戏曲文化的百年兴衰沉浮


它是人民群众充实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历史见证,对民间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传承,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期待民国旅社戏楼能更多地向人们展示它昔日的风采!





参考资料:

1.《长沙戏剧之城的氛围越来越浓》(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亚湘 实习生 蔡莹),华声在线,2019-08-30。

2.《民国旅社戏楼:70年前火爆的长沙“歌厅”》(文/彭可心),湖南日报,2010年11月2日。





- END -


来源 | 城市记忆CityMemory

作者 | 黄健安

原文编辑 | 明明

本文编辑 | 潮小宗

拍摄 | 曹奕旻

出镜 | 陆思滕

出品 | 潮宗街商业管理中心




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
潮宗街区官方账号,为您提供街区的最新资讯、游客导览、景点介绍、招商等各类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