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地域广袤,文化多彩。截至目前,凉山拥有20项国家级、138项省级和34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项项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山从历史中走出,向“新”发展走近的成果。
近年来,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催生出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非遗”资源,让“非遗”通过旅游市场走进大众生活。
从“指尖艺术”的彝绣产品到精美精湛的彝族银饰,从色彩鲜明的彝族漆器到古朴大方的会理绿陶……每一项“非遗”都是凉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今年5月,越西县水韵花红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里的“山海情·‘非遗’体验馆”迎来开馆,体验馆以越西苹果文化IP和“非遗”两大产业为定位,从多维度多角度实现“非遗”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不远处的呷古村,被誉为“成昆铁路线上的彝绣第一村”。村内,彝族绣娘众多,她们身怀绣艺绝技,古色古香的民宿里,带着彝族图案的刺绣画、抱枕、彝族漆器等小物品,都是当地彝族妇女手工制作而成。游客在村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绣娘们的精湛技艺,还能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彝绣作品。
“第一次来呷古村,特别想体验一下彝族服饰,因为衣服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成都游客兰小燕认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非遗”旅行,映入眼帘的是风景,深入心底的是文化。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彝族人爱美,精美的银饰则是彝族人时尚的必备饰品。在“银饰村”——瓦曲村,打银的声音日夜不息,千百年岁月,造就了彝族独特而精湛的制银技术。喜爱银饰的游客,在村里可以深入了解彝族银饰的制作过程,还能挑选到心仪的银饰品带回家。
下一步,凉山还将朝着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和增强游客参与度等方面努力,有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让“非遗”在旅游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凉山不断挖掘“非遗”产品附加值,结合市场实际,积极探索出“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和路径,“‘非遗’+”逐渐成为凉山文旅新名片。
今年8月,“五彩凉山·夏季清凉”甘洛系列文旅活动之一的“秘境·展”在甘洛古镇海棠举办。通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游客和当地群众在欢庆火把节的同时,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充满活力的舞龙表演和欢快的彝族月琴舞中拉开帷幕。随后,“非遗”传承人轮番上阵,带来了包括彝族月琴弹奏、马布、“热打”(一种在婚嫁场合中由女性吟唱的歌曲)、彝族谚语、阿惹妞、口弦以及尔苏藏族的节庆歌和劳动歌等多种形式的表演。
除了歌舞表演,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多种“非遗”传统手工艺品,有彝族刺绣、竹编、皮胎漆器、藏族剪纸等。与此同时,海棠古镇的地方特色美食、白酒、腊肉、灰豆腐、杆杆酒等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德昌县将傈僳族非物质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相融合,研发出傈僳族火草布挎包、抱枕、凤凰书签等系列文创产品,并先后在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全国文博会展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如今,凉山不断将“非遗”变为可观、可触、可玩的形式,不断促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近年来,凉山将特色美食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深入挖掘“非遗”特色美食,以“舌尖上的体验”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今年4月,“‘嶲望的田野’暨‘千人坝坝宴·越西请你吃’越西一日游”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踊跃报名,一同前往中所镇陶家营村品尝“九大碗”,参加篝火晚会,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
“非遗”美食——越西“九大碗”,在越西已有上千年历史。用“九大碗”招待客人,是越西人必不可少的礼节。传统“九大碗”颇为讲究,包含五个荤菜、四个素菜。五荤包括碗面子、炸酥肉、粉蒸排骨、咸烧白、红烧墩子,全部用猪肉制作;四素是红糯米饭、烧笋子、肉丝黄花汤、烧粉条或凉拌粉条。
“菜品好吃地道,在闲暇之余,到田间乡村亲近大自然,美好就在身边。”当天,来自重庆游客罗峰一家专程来到越西,他认为,这样的坝坝宴最能体现乡村风情,大家围坐在一起,不仅能吃到农家美食,还能感受到节日氛围,非常有意义。
吃完“九大碗”,游客们相约一起逛当地集市,尽情挑选心仪的农特产品。夜幕降临,热闹的篝火晚会拉开序幕,游客围着篝火,和着音乐节拍,手拉手欢快地跳起舞,歌声、笑声回荡在现场,大家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刻。
END
资料来源:凉山政务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