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每年公历 12 月 21 - 23 日交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
从节气的含义来讲,“至” 有着极致的意思。冬至的 “至”,一是指阴极之至,阴气在这一天达到最盛;二是阳气始至,虽然此时阴气盛极,但阳气已经开始暗暗滋生;三是日行南至,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端,开始向北回转。冬至就像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它标志着自然界阴阳交替的重要时刻,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节气。
冬至在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着诸多讲究和丰富的习俗传承。
饮食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冬至美食。在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是极为普遍的习俗。传说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 “医圣” 张仲景冬至舍药。张仲景在冬至那天看到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被冻伤,于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熟,施舍给百姓吃,这种食物被称为 “娇耳”,百姓吃了 “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便在冬至这天模仿制作 “娇耳” 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了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汤圆寓意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团圆。此外,在江南水乡,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在祭祀方面,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所以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族兴旺。很多家族会在冬至这一天齐聚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献上丰盛的祭品,如猪头、三牲、水果、糕点等,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祭拜祖先。祭祀过程庄严肃穆,充满着对先人的敬重与追思之情。
在传统习俗里,冬至还有 “数九” 的说法。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 “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个 “九”,数到 “九九” 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民间流传着各种 “数九歌”,如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 不仅是一种记录寒暖变化的方式,也反映了人们对寒冬的熬盼和对春天的期待。
冬至时节,在养生上也有诸多讲究。由于冬至是阴阳交替的时节,人体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调养。饮食上宜温热滋补,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牛肉、核桃、栗子等食物,以补充身体的阳气。但也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于油腻和滋补过度。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脚部和背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在运动上,可选择一些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扰动阳气。
冬至,它既是一个自然节气的节点,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和气候变化;又是一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对团圆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的习俗讲究贯穿于饮食、祭祀、养生等各个生活层面,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与文化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