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每年公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交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后白昼渐长,因此冬至也被称为 “日短至”。
冬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载,周公通过土圭测影法测定出一年中 “日影” 最长的一天,并将其定为新年伊始,也就是冬至。在古代,冬至的地位相当重要,曾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在周历中,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为正月,这表明当时冬至是新年的开端,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向天地神灵祈福,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汉代,冬至成为 “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 “贺冬”,并且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这一天,朝廷上下都会停止政务,尽情欢庆,民间百姓也会阖家团聚,热闹非凡。
冬至的节气风俗在各地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的民俗文化画卷之上。
北方地区在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传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冬至那天看到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被冻伤,于是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包在面皮里,做成 “祛寒娇耳汤” 施舍给百姓。人们吃了后,耳朵逐渐痊愈,后来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民间还流传着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的俗语。吃饺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也寓意着驱寒保暖,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南方地区则多有吃汤圆的风俗。汤圆用糯米粉制成,内馅丰富多样,有芝麻、花生、豆沙等。汤圆外形圆润,象征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团圆。在一些南方沿海地区,还有冬至祭祖的习俗,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前往祖先墓地或祠堂祭祀,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
在江南水乡,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煮食赤豆饭,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在我国台湾地区,冬至有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 “食祖”。
冬至还有数九的习俗。从冬至开始,人们进入 “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个 “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 “九九歌”,如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些歌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冬至后不同时段的气候特点和物候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在漫长寒冬中的生活节奏和对春天的期盼。
冬至这一古老的节气,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既是自然节气的转换节点,也是人们情感交流、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无论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还是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庆祝活动,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团圆、祖先崇敬、自然敬畏的深厚情感。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依然会在冬至这一天,以各种方式延续着这些传统习俗,让冬至的文化魅力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也让后人能够通过这些习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