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淞看江北|“国家级中心”落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

财富   2024-12-18 17:43   江苏  

编者按

小淞看江北,望见新风景。即日起,龙虎网推出本网记者戴小淞个人专栏《小淞看江北》,独家策划、原创报道,带你看“拥江发展”新气象。本期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看“国家级中心”落地,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纸面”向“地面”转化。


戴小淞

龙虎网记者,深耕南京江北,擅长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先后获得江苏省好新闻奖、南京市优秀网络新闻评论员等,多篇新闻作品先后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荐、江苏省委网信办全省推荐。


“国家级中心”落地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上下格外忙碌。“忙着给科技成果找‘婆家’。”中心负责人吴昊打趣道,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进“院”(医院),对接省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一份长长的清单上罗列的,都是正在寻找产业转化机会的优秀科研项目。


9月14日,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确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分别遴选20多所国内高校参与建设。其中,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在南京生物医药谷。“11月上旬我们就已完成首批20多所共建高校,以及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重点医院的拜访对接,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吴昊说道。


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界和产业界。从技术层面来说,科研成果大多产生于实验室,偏理论,是个“生果子”,但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要上来就能规模化生产的“熟果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这个中间阶段,对于技术的成熟至关重要,但也最难,被称为转化的“死亡之谷”。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就是衔接科技链和产业链的桥梁。



芯片上“种”器官

























用“替身”来试药


一个小小的芯片,能培育出什么?

规律跳动的“心脏”、勤勉代谢的“肝脏”、主掌呼吸的“肺部”、血液奔涌的“血管”……“借助微加工、3D打印、纳米自组装等技术,‘盖’出了模拟人体环境的‘房子’,再往里面输入相关细胞,就能‘长’出对应器官,获得器官芯片。”吴昊介绍。

10月26日,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44831-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就是由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起草。不久前,顾忠泽带着“器官芯片”技术进驻分中心,在此进行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器官芯片“涵养”着人体细胞组织,相较于实验动物具有人源性、成本低、培养周期短等特性,不仅可以模拟人体器官生理功能、成为药物研发的试验场,还能作为“替身”为患者试药,用于精准治疗。


然而,把器官种在芯片上是一项“技术活”,在人体之外培养类器官其实并不容易,它涉及一整套跨领域的技术体系。在顾忠泽看来,药谷产业生态完善,上下游企业众多,能够为团队继续开展应用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边是科研成果藏在深闺无人识,一边却是企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难在“最后一公里”。由于很多企业不了解器官芯片,团队没少吃闭门羹。

而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的设立,意味着高校的科研能够更快速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在这里,企业和高校的技术需求能够精准匹配,共同推动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来到这里不久,已经和很多企业有合作意向了。”顾忠泽说。

在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高水平建设推进会上,“器官芯片大厦”揭牌,并落户江北新区。在大厦内,可以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也将吸引一批企业入驻,进行器官芯片的应用示范和产业转化。目前,“器官芯片大厦”的实体建设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底前可以实现基本功能的启用。

在实验室里“挖宝”

























到产业园区“挖需”


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有没有市场前景,十分不易,不仅要有相应的技术背景,还要有敏锐的商业眼光。找到这样的“伯乐”,对于迈稳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步至关重要。

11月初,在接受了知识产权、交易流程、法律法规、成果评价等多项专业知识的培训后,分中心19名技术经理人顺利拿到了初级证书。“这个月,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已经开班。”吴昊说道。

科技界的“明星经纪”,如何牵起技术和市场的“姻缘”?

昨天在实验室里“挖宝”,今天到产业园区“挖需”,这就是分中心首批技术经理人的日常工作场景。“既能跟科学家对话,又能跟企业家聊天,这是必备技能。”吴昊进一步解释,比如,科研人员关心更多的集中在技术的先进性、超前性方面,而企业经营者则关心投入产出比、回报率、市场优势等问题,双方的合作需要一个中间力量来衔接推动。这时就需要一位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技术经理人在双方之间有效沟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陪伴式”服务。

“‘管理’变‘服务’,原来的科研人员带着项目找学校,变成了技术经理人主动深入院系找项目。”吴昊介绍,从高校报批、成果路演、与合作单位洽谈,乃至公司成立后的知识产权布局、上市准备等等,技术经理人可以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服务,解决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果定价难”等问题,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预计春节前,我们可以组建一批50人规模专职加兼职的技术经理人团队。未来,预计将组建一支200人的队伍,帮助科研团队克服从理论到实践的障碍。”吴昊说道。

多方合力“畅链”

























穿针引线“两端”


科研成果转化,离不开技术平台的支撑。吴昊介绍,通过倾听高校的需求,打造一个从高校科研产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再到小批量试生产的“全链条”技术支持保障体系。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科研课题的选择和成果的开发,以“企业张榜、高校揭榜”的方式推动校企合作。

药谷在十余年的发展时间里,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新药检测中心、质谱检测中心、基因测序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等技术平台,服务了超1800家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服务能力,这些都为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所有平台的建设都是为了满足产业所需。”以AI制药平台为例,研究人员以往普遍采用高通量生物实验的方法筛选药物分子,这一过程犹如大海捞针。通过超级计算机的预测,可以将筛选范围大大缩小。从“大海捞针”到“对症下药”,新药研发时间也会随之提速。

“此外,我们还与华大智造探索共建多组学联合实验室,进一步丰富我们现有的多组学研究体系,服务高校的早期研发团队。”吴昊说道。 

除了硬件上的支撑,资本“大胆”又“耐心”,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分中心推动科创成果转化的特色亮点。在资金与基金保障方面,充分利用科创引导基金、科创债等金融服务,支持高校与附属医院的临床研究进展,支持科技成果通过“拨投结合”等机制落地转化。




用创新破解科技成果的“不能转”“不好转”,用服务破解科研人员拥有科技成果却“不会转”“不敢转”。赋权激励、产研结合、专业服务,在多方探索下,一条条科研成果转化的“绳索”被去除。“接下来我们还将联合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以及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等,在江苏省医学会框架下,设立高校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通过分中心联合头部医院,帮助高校的项目更好地对接临床。”吴昊说道。




内容来源:龙虎网记者 戴小淞 通讯员 钱钰玲 石丽莹

图片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南京生物医药谷

编辑:朱丽敏

校对:王婉

责编:林星


龙虎网
龙虎网是南京唯一城市门户新闻网站、江苏省重点新闻网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1700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