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船民郎中好医术
左再庭(1896—1983),江苏高邮人,20世纪50年代在南京从事水上运输工作。其治疗乳腺疾病是一绝,在船民间流传多年,为茶余饭后的话题。
左禄宝是左再庭次孙,至今还记得爷爷的事情。他介绍,爷爷聪明手巧,在高邮老家时,会吹糖人手艺,能吹出糖葫芦、糖麻婆子、打秋千、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等各种造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小孩子特别喜欢。后来有了一点钱,爷爷在21岁那年买了一条小船,带着奶奶、弟弟(小爷爷)和儿子(大伯)划小船到南京江宁秣陵关。当时苏北经济落后,江南是鱼米之乡,于是有了“宁愿向苏南移一村,不愿向苏北移一寸”说法。在秣陵关街镇上定居后,爷爷继续以做糖、吹糖人谋生。新中国成立后,爷爷省吃俭用筹集资金添置了木船,从1954年开始从事水上运输。公私合营后,加入秦淮区幸福木帆船合作社(简称幸福木船合作社,后并入南京市水上运输公司)。1960年左右因年纪大了,上岸居住在秦淮区水上新村南珍珠巷442号,在这里住了22年。
左再庭二孙女左爱红说:“我1962年上小学的时候,和我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记忆中经常有人来找我爷爷看病:有看乳腺炎的,小叶增生的,牙疼牙肿痛,耳底流脓的。患者有市区居民也有近郊农民,有船民也有岸上居民,还有来自苏北和安徽的,最远的来自湖北武汉,大多数是慕名而来。一般来几次就可以治好了,各人情况不一样。爷爷看病从不收费,病人好了心存感激之情,会买瓶普通老酒、几包香烟,或者是鸡蛋糕、蒸儿糕、鸡蛋来谢谢他,各不相同,一样不买的也不计较。爷爷的医术来源于曾经搭救过的一位落难老郎中,为了报恩,老郎中把世代祖传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爷爷。当年市中医院有一位医生认识爷爷,几次想请他去坐诊,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爷爷没有接受。后来,爷爷给患者看病时,会让后人在旁边观看,儿子、孙女儿、孙媳妇都得到过不同程度的传授。”
长孙女左爱华、三孙女左爱莲介绍,对于前来看病的患者,发现瘤患,爷爷会及时提醒患者到医院做手术。对于一般的乳腺增生、乳腺炎、牙疼牙肿痛、耳底流脓的,主要以针灸、针刺为主,一般1~2次就治好,对于疑难杂症,还要用敷药辅助治疗,最多的7~8次可以治疗好。爷爷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等女性疾病时,从后背看病情来诊断,针刺也在后背。爷爷说:“男人为妇女看病,从前面掀开衣服不妥。”中医有“腹部深如井,背部薄似饼”的说法,说的是用针前面宜深、后面宜浅,腹部针刺多深都没有危险,背部穴位一定得浅刺,没有高超医术是不能给患者从背部针刺治疗的。爷爷给妇女看病全部从后背针刺治疗。
原幸福木船合作社职工周金祥回忆道:“左老爷子看病很出名的,从来不收钱,如果遇到哪个硬要给钱,他能骂人。他还说,乳房有八个瓣子,八个瓣子如果哪个瓣子出了毛病,都会表现在后背,后背八个部位,哪个部位有毛病,他用针刺几次就好了。他看牙疼也很有一套,哪怕牙肿得很厉害不能吃饭,他在耳朵里放一种药,一般半小时就好了,就可以吃饭了。左老爷子脾气也很大,有一次看到侄子左荣金戴近视眼镜,他看不顺眼,说:‘年纪轻轻的,眼睛上用个框子干吗啊,拿掉!’侄子只好赔着笑脸把眼镜摘了。”原幸福木船合作社的社长严瑞信提到左老爷子,赞不绝口:左再庭为人看病是公认的,口碑特别好,除了在船民中是人人皆知外,在原来江宁县一带也很有名气。他心地善良,待人热情,胸怀坦荡,性格豪爽。帮助别人看病,没有贵贱之分,而且从来不收费,即便在困难时期,也从不用自己的医术换取钱财,能帮助别人治好病就是自己的乐趣。
——内容选自《南京史志》2023年第一期
作者:朱永昌
内容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龙虎网
音频制作:龙虎网
编辑:王婉
校对:张琦
责编: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