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11月6日晚在法国吉美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开幕戏上演的京剧《赵氏孤儿》博得满堂彩。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兼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组委会中方主席尹晓东,法国文化部戏剧荣誉总监兼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组委会法方主席让-皮埃尔·余尔斯,法国文化部部长代表、巴黎七区副区长乔西安·高德,欧拜赫维利埃市市副市长田玲、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贾梅尔·乌贝朱等中法嘉宾出席开幕典礼为戏曲节开幕剪彩并分别致辞。卢沙野大使表示,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艺人就认同“歌以咏言,舞以尽意”,通过歌舞表演讲述故事、传递情感、阐释道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戏曲不断发展变化,与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结合,生发出众多不同剧种,其中近300种传承至今。中国戏曲悠扬的曲调和婀娜的身姿,展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中国人民的信念、情感和追求。2003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创设巴黎中国戏曲节,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戏曲节已向法国观众累计介绍和展示了近30个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拉近了法国民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成为今天中国戏曲爱好者不能错过的盛会。卢沙野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双方在各自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取得良好反响。前不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法上演了《梁祝》《红楼梦》等越剧经典折子戏,上海昆剧团在法上演全台本精华版昆曲《牡丹亭》,为巴黎中国戏曲节预热,在法国掀起了一阵“中国戏曲风”。法国歌剧《卡门》、音乐剧《唐璜》《巴黎圣母院》赴华演出,也收获了不少中国剧迷。吉美博物馆更是推出“中国年”,不仅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中国展览,还积极组织各类舞台演出,让法国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卢沙野表示,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都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交流,文化也早已成为联结中法关系重要纽带。让我们继续以文化为媒,推动中法两国人民相遇相知。当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青研班师生联袂献上本届戏曲节开幕大戏《赵氏孤儿》。演员们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将故事中悲愤的沉痛和忠义的厚重诠释得淋漓尽致,为法国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本次演出持续两个多小时,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在每一场戏结束后报以热烈掌声。《赵氏孤儿》是元杂剧的一部经典之作。18世纪,法国文学家、思想家伏尔泰将它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盛传于欧洲,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今天,这部作品再次登上法国舞台,象征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延续和深化。余尔斯表示,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融合表演、歌唱、身段、杂技、音乐、服装和华丽妆容等的综合性传统艺术,戏曲作品为西方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高德代表法国文化部部长达蒂向戏曲节的举办表示祝贺。达蒂在贺词中表示,巴黎中国戏曲节在法中建交60年之际回归公众生活,意义非凡。今年法中两国进一步深化经贸、文化、战略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戏曲节无疑为此写上浓墨重彩一笔。尹晓东中表示,戏剧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是连接人心的纽带。他期待大家携起手来,持续擦亮戏曲节这张中法交流的靓丽名片,为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演出结束后,刘红革主任、尹晓东院长、余尔斯主席,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社长钟诚、总编辑梁扬等上台慰问演职人员。据介绍,巴黎中国戏曲节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打造的首个经典品牌项目,经过20余年的深耕厚植,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迄今为止,京剧、评剧、昆曲、扬剧、婺剧、汉剧、黄梅戏以及罕见的莆仙戏、闵剧等30余种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已登上巴黎舞台。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将持续至本月10日,其间来自中国4个艺术院校和剧院的艺术家将带来瓯剧《张协状元》、闽剧《红裙记》等经典剧目,并配以相应的戏曲艺术讲座及中法艺术家研讨沙龙等。今年的戏曲节还首次采取戏曲电影展映模式,播放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京剧电影《锁麟囊》《大闹天宫》《杨门女将》,旨在全面展示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促进中法文化深入交流,让法国观众更好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本届艺术节还将设立“塞纳奖”,评委会由中法两国戏曲专家组成,褒奖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
(欧洲时报记者黄冠杰巴黎图文报道)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向东向西eastwest88”。)
点“在看”把好文章分享给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