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路也在鼻子下
教育
2024-11-25 18:18
北京
期中考试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娃娃们9月刚来北大读书,此前一路高歌猛进,花团锦簇,第一个期中考试对有些同学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这北国初冬的一瓢冷水,味道清冽冰爽,有些人可能长这么大,从来没这么凉过。我跟他说,我刚刚交接了一份工作,对接手的同事讲了一些具体事务,但细节太多,讲不全面。同事幽默地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问,“老话说,鼻子下面就是嘴,不会走、得会问,是吧?”他这是个非常积极的态度,“不会走、得会问”,相信他一定能干好。做事如此,求学也如此。9月北大新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化学学院裴坚教授讲,“什么是学问?就是边学边问。”“问”,是“学”的好途径、好方法。问,就能问出路来。“路能问出来的?路是走出来的啊!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歌里也唱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您怎么说路是问出来的呢?”这两句话都对,路是问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归根结底是走出来的。地上本没有路,那是开创性的路,是走出来的;走出来的路,创造的是直接经验。世间已经有很多路,寻道问路,学到的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前人和他人的无数的直接经验积累而成的。所以,问出来的路,本质上也是前人和他人走出来的路。那么,彷徨无路可走时,我们在是仅仅自己闯和试,还是该问问呢?这取决于我们是在开创前人未曾走过的路,还是走在别人已经走过的路上。显然,对于本科学生的基础课来说,我们主要是在学习既有的知识。我们遇到的困难、解不开的数学题,前人已经有无数的碰撞和破解,都是走熟的路,间接经验足以给予指引和启发。另外,张口问,本身也是行动:张开的嘴,也就是迈出的步。“我问了啊,但是他们的回答,我听不懂。他们让我想象一下那个函数的样子,我想象不出来。”决定去问,已经迈开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问,方式方法很重要,要确定问的对象、问的内容。问的对象,可以是讲课老师、助教,可以是学长,也可以是同学,还可以是不同的教材和参考书、习题书。要问适合的对象,也可以跟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对象,而不是奔着某位学霸学神问。也许某位学长学得太好了、段位太高了,也许某同学是奥赛金牌,他们的回答跟我们的思维不在一个层级上,听不懂。那就不仅要问他们,还要问跟自己差不多的,所谓好一点的,或者所谓差一点的,只要能够帮助自己搞明白的人,都可以问。问的内容也重要。提出好问题很难,不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是找不到症结的,也就提不出好问题,难以得到好答案。问观察的出发点,问运用的思维方法,问具体的解题步骤,问使用的分析工具,等等,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合适的问题。一方面,孩子和学生,要敢于开口,敢于问。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允许问,欢迎问。一个要敢于开口,一个不能让人闭嘴。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来说,孩子和学生能够“问”,是宝贵的表征。孩子和学生的一“问”,从正面看,可能是他实现突破和成长的关键节点;从负面看,可能是他鼓足勇气自我挽救的奋力一搏。如果打压了这一“问”,也许扑灭了孩子心中求知的火种,打翻了向上阶梯的支撑节点,也许对努力爬上悬崖、拼命爬出深渊的孩子,踹出了致命的一脚。谈话的其他内容,有时间再一点一点写出来,先记到这里。“三一学园”,每天打卡“三个一”:读书一小时,运动一小时,完成一项小产出。文末留言,一起打卡,做到三一。加油,要开心哦~
泥巴青年
北大校园学习成长杂记;学以成人,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