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和唐朝诗人握个手
作者:急脚大师著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247.81/h2774.2
内容简介:
该书以独特视角和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20位大唐诗人科举之路的酸甜苦辣。唐朝科举制度初创,制度不完善,考卷不糊名,考官主观意识强,诗人们为入仕不得不四处奔波找关系、求推荐,编书行卷,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书中还配有50多张搞笑漫画,充满剧场感,读来让人捧腹大笑。在娱乐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能让读者了解诗人的成名之路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题名:不装深刻
作者:梁晓声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106/h3364
内容简介:
该书是梁晓声阅读经验的分享,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中西方经典文学,阐述了“文学即人学”的重要文学观。书中对十八、十九世纪前后法国、俄国、美国、英国、德国等经典作品,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品进行了分析,还深入探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成绩。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当下人的生存困境,如“躺平”和“内卷”、如何跟自己的欲望共处、如何走出生活与精神困境等。
题名:第七天
作者:余华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247.5/h8024.8/2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借亡灵视角切入现实书写,展现了社会中的荒诞现象,用“死无葬身之地”的温情美好对比现实世界的残酷荒诞,涉及医疗事故、强行拆迁、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
题名:超有趣的大唐漫游记
作者:二乔先生绘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J228.2/h1022.B2
内容简介:漫画家二乔画的唐朝仕女俑画像复活并喊他老爸,原来她来自唐朝但只有片段记忆,二乔给她起名唐妞并以父女相称。唐妞给二乔生活带来快乐也带来麻烦,于是二乔决定送她回唐朝,在寻找送她回去的“时空隧道”过程中,唐妞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唐朝之谜。
题名:活出自我的勇气
作者:(日)山根久美子著,张远征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B84-065/h2242
内容简介:该书模仿荣格的方法,穿插作者自身经历,开启了一趟围绕荣格心理学展开的旅程。书中介绍了荣格心理学重视“个性”的特点,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自我是活出自我的前提和基础。书中还阐述了失败和挫折是产生变化的契机,鼓励读者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此外,梦境解析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作者通过丰富的梦境案例,展示了梦境与无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读者关注自己的梦境,从中寻找无意识的线索和启示。
题名:生活中的经济学
作者:梁小民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F0/h3397.3
内容简介:
该书以平实易懂、浅显生动的语言,传播了经济学知识,诠释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经济现象。作者沿袭《经济学原理》简明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假以通俗的事例、故事、政策分析,介绍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使沉闷的经济学读来轻松、愉快甚至有趣。
题名:最好的晚年
作者:(加)丹尼尔·J. 列维廷著,邝慧玲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B844.4/h1221
内容简介:书中指出衰老不仅仅是一个衰退阶段,还是一个如婴儿期或青春期一般的独特发展阶段,也有其独有的需求和优势。能否康乐晚年取决于两大平行因素:童年时代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人们对环境刺激因素的反应以及个体习惯的转变。
题名:解密
作者:麦家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247.5/h5030.B5/2
内容简介:
小说塑造了数学天才容金珍的形象。容金珍是江南大盐商容氏家族后人,因父亲的恶行得不到家族承认,从小在仆人洋先生身边长大,养成孤僻、敏感的性格。后来,他被容自来的儿子容小来带到C市抚养,改名为容金珍。容金珍天资聪颖,进入N大学数学系读书后,成为犹太数学家林·希伊斯教授的得意门生。
题名:赞美的沉默
作者:(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陆泉枝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561.45/h4022.B4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从家乡桑给巴尔逃到英国开始新生活,他向英国家庭隐藏过去,虚构生活故事。在英国,他与爱人相遇并组成家庭,但对非洲亲人隐瞒了在英的爱人与女儿。他在中学从事不喜欢的工作,与女友的爱情也在摩擦中消磨。一封家书邀请他回国探亲并安排相亲,他渴望母亲解开父亲出走之谜,以迎接更美好的未来,然而事与愿违。在家乡,他感受到“不可归”,最终向父母交代在英生活后仓皇逃回英国。
题名:西游妖物志
作者:赵爽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I207.414/h4440
内容简介:
书中将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动物科普等“虚”“实”两个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通过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让读者得以一窥吴承恩《西游记》的形成过程。作者文思活跃,文笔跳脱,用另类视角品读西游,带来一番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