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央视网(ID:cctvcomweixin)
保健品是怎样“围猎”老年人的?
一、放长线
1. 初期建联。用鸡蛋、大米等便宜日用品进行地推,趁机添加老人微信,建群、引导办会员卡。
2. 培养习惯。每天发小红包奖励,让老人定点参与群打卡。
3. 增进感情。日常嘘寒问暖,逢年过节上门探望,逐渐变成“干儿子”“干女儿”,获取老人信任,借机打听老人的基础病、家庭情况、养老金水平,为精准推销做准备。
4. 组织活动。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集体旅游等,营造老人共同玩乐的社群氛围。
二、钓大鱼
1. 针对老人病症夸大产品效果,引导老人购买。“包治百病”是基础操作,三高、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病是宣传重点。
3. 销售哭诉如果业绩不达标便会失业,习惯了“干儿子”“干女儿”的关爱与服务的老人,通常会心软。
4. 面对子女的阻拦,销售会暗示老人把握金钱的支配权,导致“孩子越拦,老人越要买”。
针对诈骗犯罪,我们常说:“没有上当受骗不是因为聪明,而是没有遇到适合你的骗局。”
再比如,生命流逝带来的健康焦虑,让部分老人把保健品当作生活支点,表示“只要保健品没吃完,我就不会死”。
还有久病难医的老人,哪怕知道是三无产品,有一丝希望也愿意尝试。
或许,他们想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情感支持、健康和安全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