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敢在朋友圈晒娃了”

乐活   2025-01-06 22:10   四川  

作者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看过一句话很有意思:朋友圈有三宝,点赞、代购、晒宝宝。
翻开很多妈妈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孩子几乎占据了“大半江山”。
娃小时候晒吃喝拉撒,长大一点就是日常玩耍。
上幼儿园后,哭闹、淘气、得小红花的场景更是轮番上演。
说真的,即使没见过孩子,通过妈妈的朋友圈,我们也能“全景式”了解这个孩子。
父母喜欢在朋友圈晒娃,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这些照片和文字,会变成孩子一生的“数字足迹”。
但是,所有的记录都是一把双刃剑。
在网络的另一面,这些信息一旦被有心人盯上,可能就成了伤害孩子的“利器”。
 01 
泄露隐私,可能让孩子陷入危险
上周,邻居家的小女孩朵朵差点被人骗走,这事儿吓坏了我们。
那天,外婆带朵朵去广场玩,看着朵朵和小伙伴玩得很开心,她就坐在长椅上聊天。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来告诉外婆:“朵朵和阿姨走了,你不去吗?”
外婆赶紧回头一看,发现朵朵不见了。
她吓得六神无主,旁边几位家长帮着一起找,还赶紧报警。
幸运的是,在停车场附近找到了朵朵,而那个“阿姨”也被警察控制了。
回家路上,外婆忍不住埋怨:“你怎么能跟陌生人走呢?”
朵朵却很天真地说:“她不是陌生人啊!她知道我是葵花幼儿园中班的朵朵,还知道妈妈和陈老师的样子呢!”
后来才知道,那人通过参加商场的活动加了朵朵妈妈微信,经常偷看她的朋友圈。
刚好那天,朵朵妈妈发了女儿的行程,结果给了她机会动歪心思。
这样的事,真是让人后怕!
很多父母觉得:不就是发个朋友圈嘛,能有多大事?
可实际上,你的日常分享,很可能成为别人的“犯罪工具”。
上海的李先生就是这样。
因为朋友圈频繁晒娃,还经常晒豪车,被犯罪分子盯上了。
对方甚至把他孩子的学校、班级、作息时间摸得一清二楚。
最终,以孩子的安全要挟李先生转账170万。
网络时代,你晒得越多,自己和孩子在别人眼里就越透明。
这种行为就像让孩子“裸奔”在网络中,毫无安全可言。
 02 
暴露短板,可能让孩子失去尊严
有一次,我朋友的女儿放学回家就气呼呼地对她说:
“以后不许再把我的照片发到网上!”
原来,这女孩特别喜欢看书,但看书的姿势千奇百怪。
有时蹲在马桶上看,有时躲进衣柜里看,还有时候用脚把书固定在桌沿上看。
朋友觉得这些画面很搞笑,随手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调侃:“看我女儿的‘七十二变’!”
结果第二天,女儿到了学校,就有人喊她“悟空姐”。
原来,她的照片被同学看到,还传了出去。
女儿气得不行,不仅觉得外号很难听,还觉得自己被“围观”了,特别难受。
其实,父母可能并无恶意,只是觉得“有趣”。
但在孩子眼里,这些记录很可能是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黑料”。
有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男孩摔倒磕掉了半颗门牙,妈妈发现他没大碍后,拍照发了朋友圈。
结果男孩很受伤,他说:
“我的同学看到了,还经常指着我的门牙笑。有时候别人不说话,我也会乱想,是不是在偷偷嘲笑我。”
就因为妈妈的一次晒娃,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晒娃之前,请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03 
过度曝光,可能让孩子模糊安全底线
有次在校门口等孩子放学,听到一个妈妈说:
“我女儿总不接电话,不报备去哪儿,真怕她出事。”
另一个妈妈立马接话:
“我女儿不报备也没关系,她爱发朋友圈,我看朋友圈就知道她在干嘛!”
听完,我不但没觉得“安全”,反而觉得挺危险。
果然,后来这位妈妈告诉我,差点出了大事。
那天,她女儿去看电影,原本6点就该回家,但直到8点都没回来,电话也打不通。
她通过朋友圈的线索,终于找到了孩子,但想想还是后怕:
“我要能找到她,坏人是不是也能找到?”
更可怕的是,她女儿完全不理解妈妈的担忧。
她理直气壮地说:
“你以前不也一直在朋友圈晒我?现在担心这个,有点晚了吧。”
确实,如果父母从小就没有给孩子树立“隐私保护”的意识,孩子怎么可能理解其中的危险?
 04 
保护隐私,父母要做孩子的“守门人”
曾看过一个公益短片,触目惊心。
一个女孩的照片,被AI生成她的成年样子,结果所有信息被用来诈骗、恶搞甚至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父母要记住,你晒的每一张照片,可能成为孩子未来的“麻烦”。
为了保护孩子的数字隐私,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不透露孩子的生物特征信息
不要上传孩子的正面清晰照,可以用墨镜、贴纸、远景等模糊处理。
晒背影、玩具,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2.分组可见
朋友圈有分组功能,用好这个工具。
尽量让陌生人和不熟的人远离孩子的照片。
3.尊重孩子的意见
很多孩子对父母晒自己的照片并不开心,特别是那些糗照。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尽量避免让孩子难堪。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隐私权。
父母在表达爱的同时,请一定记得做个合格的“守门人”。
- END -

作者:时光屿。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蓝里
很多有趣的灵魂都在蓝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