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邱士舰 收稿微信 qsj159708
第4981期
我和南电艺术团的孩子们(三)
青年之家,原先是厂里一个废旧的车间,离生活区很近,后来成了年轻人活动的场所,这里也成了我们的排练场。因为离新年的时间不多了,排练就在这里紧张的进行着。
首先,节目排练得文艺老师,于是我到市文化馆求援。文化馆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并派了叶其明、董淑萍两位老师,全力指导我们排练,给了无私的帮助。同时又慕名去邀请一位年轻的孙德清老师,他是我的小老乡。在编排舞蹈上很精通。在他的热忱帮助下,我们艺术团许多优秀的节目,都出自于他手。
紧张的排练,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开始进行了。虽然老师们精益求精,耐心指导,孩子们也学的非常认真。可要想把动作练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都是没受过专业训练,没什么文艺基础的孩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他们什么功都没有,那一段一段的舞蹈,一个一个的动作,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磨练。老师们教的口干舌燥,孩子们学的汗流浃背。膝盖都跪的乌青,磨出了血。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排练的。他们放弃休息、积极参加,那认真的练劲,真让人感动!
陈仲是山村里出来的孩子,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补员的姐姐,在我们厂所在地的西芹镇供销社里生活,是个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他的舞感很好,动作也很到位,很受老师称赞,后来成了我们的艺术团台柱之一。只见他穿着一双拖鞋,脚趾头还包着纱布,这是在排练中负的伤。可是他没有退缩,仍然又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老师们教的动作。那种认真态度令人敬佩。叶平,胖乎乎十分憨厚、可爱,可跳起舞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成了主要演员之一。还有李伟、林峰、缪鼎,这五个大男孩,都是从技校选来的学生。虽然他们在舞蹈上,也许是零基础。可他们在排练场上刻苦认真。成了我们艺术团的第一批优秀的舞蹈演员。
雅秀舞跳的最好,勤学苦练也排在第一位。她的苦练是分秒必争。即使在在演出前的前一分钟,还在那里练着。记得有天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我来到了青年之家,发现这里灯光还亮着。有个身影还在那里练着舞蹈动作。原来是薛文星,他是我们这个团队中唯一的一个大学生,西安交大毕业的,曾在大学生交谊舞比赛中获过第一。原来他的第一名,就是这样靠刻苦练出来的。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美华、谢敏、翠英、苏彬、建丽都是厂里的厂花。王晓燕和林军是技校学生,晓燕的声音很甜美,人很漂亮、灵活,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很是引人注目,她成了我们的主持。林军的舞蹈天分十足,是舞中佼佼者。
舞蹈是可以练出来的,而唱歌却要有一定的天分。谢纹是我们小学的音乐老师,黄莺是厂幼儿园老师,她们的歌声很动听。美华、林军歌也唱的不错。还有会唱歌的小韩老师。有了女歌手,还要男歌手呀!存武、存勇两兄弟,还有我的学生陈一和崔海亮。他们都是很好的男歌手。加上小何老师,一个男生小组唱,也组合得非常完美。
海亮声音非常好,他除了会唱歌,报幕水平也是第一流的。他那醇厚带有磁性的声音,听起来让人有一种激动、兴奋的感觉。他和晓燕是一对完美的主持搭档。
林伟是车间里的青工 ,除了会跳舞,小品也演的挺好的。他扮演的老婆婆惟妙惟肖,和李伟合演的小品,让人忍不住的开怀大笑。加上老一辈曾获奖的小品。文化馆老师又帮我们,排了带有地方色彩,民俗舞蹈和群舞。孙老师给我们排了现代舞和歌伴舞。我看这台戏,内容还是蛮丰富的,也许演出会很成功。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的排练。未曾想,我们的这枝大山里开放的梅花,即将发出芳香。我们艺术团的辉煌历程,也就这样拉开了大幕。
邱士舰,作家、编辑。在《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多篇,300多万字。多次获全国大赛奖、文学刊物奖。小说入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荟萃》《中国当代微型文学作品选》《宝安军人风采》《内良天华》等多种专集。出版《山乡情(中短篇小说集)》《军人风采(中篇小说集)》《邱士舰小说精选》《邱士舰短篇小说选》《邱士舰文集(一)》《邱士舰文集(二)》等。个人事迹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香港中国和世界出版公司,1992年8月31日出版。冰心题写书名,臧克家、秦兆阳、程树榛、马西林等著名作家题词。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6月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