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绝缘物-给体电子波函数耦合实现认证效率达到19.18%的准双层有机光伏器件 | NSR

学术   2024-11-26 11:32   山西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研究背景

绝缘物混合策略在有机光伏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改变混合比例,绝缘聚合物在调节分子构型、薄膜结晶度和钝化缺陷态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此类物理性质的优化主要归因于薄膜形貌的改善,这似乎是掺入绝缘物的必然结果。

研究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殷航教授郝晓涛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绝缘物-给体电子波函数耦合新机制,为有机光伏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策略。研究团队观察到,在一系列给体系统中加入绝缘聚合物后,可以实现绝缘材料的富电子基团与给体聚合物D单元耦合,有效降低电子传输能垒,有利于聚合物链内电子输运。不同于传统的形貌调节机制,该耦合效应可以显著提升薄膜电子迁移率(高达100倍)。此外,研究团队成功利用这种耦合效应制备PM6/L8-BO准双层有机光伏器件,器件最佳效率达到19.50%(认证19.18%)。这项工作不仅为有机半导体中绝缘物混合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制备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关研究成果以“Insulator-Donor Electron Wavefunction Coupling in Pseudo-Bilayer Organic Solar Cells Achieving A Certificated Efficiency of 19.18%”为题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江凯、硕士研究生杨雪和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马睿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殷航教授、郝晓涛教授、高琨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李刚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图文简介

绝缘物-给体共混的电子输运分析

在一系列聚合物给体和绝缘物的共混系统中,D-A型结构的给体与含富电子基团侧链的绝缘聚合物共混后,薄膜的电子迁移率明显提升。

绝缘物-给体耦合效应的理论计算

扩展的Su-Schrieffer-Heeger (SSH)紧束缚模型计算用于阐明给体聚合物中的电子输运行为。净电荷的时间演化结果表明,在D单元与PS耦合的情况下,施加相对较低的电场即可实现有效的载流子输运;电荷中心位置计算结果表明,D单元与PS耦合时的平均输运速度明显优于无耦合时的速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一致。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原文。

扩展阅读

 
异质学习框架HIFI:生物启发下更快、更高、更强的神经网络 | NSR
电催化微环境调控的近期研究进展 | NSR综述
DNA Palette:脑部MRI医学影像数据的DNA信息存储新方案 | NSR
NSR本周上线:量子几何、概率计算、基因组变异、电催化、基因频率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