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北京北部交通难题,这个项目迎来新进展

旅行   2024-06-14 16:14   广东  


日前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

迎来新进展

全线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

今年年底将实现8座新建车站结构封顶

由北京建工负责建设的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04标项目

正铆足干劲、大干快上

按下工程建设“快进键”

向着既定目标全力冲刺


新龙泽站主体结构施工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将既有13号线倒“U”形线路进行拆分,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形东、西横向线,形成两条线路,新建线路29公里、新建车站18座、改造车站5座。工程建成后,两线总长63.6公里,共33座车站。



新龙泽站是其中一座新建车站,也是一座换乘车站。该站位于昌平区京昌回龙观建材城南部,东侧为京藏高速公路。北京建工13号线扩能提升改造工程04标项目书记贺尚修介绍,车站总长532米,局部宽度54米,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车站。车站共设置6个出入口、1个无障碍出入口。


“目前工人正在地下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整体结构作业总量的30%。”贺尚修说。


智慧管理系统让工地更安全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重点、难点,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助力轨道交通建设“加速度”。


京投轨道公司二分公司风险监测部部长李振东介绍,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北京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线,团队采用AI、5G、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轨道交通智慧工地中心为中枢,打造“智能大脑”对项目现场进行统筹管理,形成了“一个综控室、两个模块、三个平台”的智慧化管理构架。通过智能感知、数字巡检、智慧预警、综合分析等智慧化手段为设备赋能,实现对现场管理关键要素和典型隐患场景的有效管控。



数据显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应用以来,实时动态跟踪管理现场人员2.7万余人,管控各类施工机械设备860余台,对接智能摄像机810余台、智能闸机280余台和智能环境监测设备20余台。


在新龙泽站的施工中,项目团队充分利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智慧化管理。“比如,针对消防功能的需求,我们开发应用了可见光热成像报警系统,对现场温度过高的火点进行识别预警;针对现场深基坑风险,开发应用了临边报警系统,防止高处坠落。”贺尚修表示,项目应用了水位智能报警、场内车速报警、起重设备周界震动光缆报警、图像型烟感报警等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终端的热成像摄像头,用于捕捉现场火点温度较低的吸烟违规行为时,可以增加系统识别的灵敏度,降低报警的温度阈值;在用于识别火点温度较高的火灾或违规动火行为时,则可以提高报警的温度阈值。


“摄像头识别火点信号后,通过现场布设的有线网络传输至智慧展厅后台的服务器,服务器一方面发出报警信号到展厅的智慧报警模块,触发声光报警灯报警,提醒值班人员有火情;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弹窗提醒,告知火点部位、温度等讯息。值班人员再通过音柱喊话系统通知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形成一个‘识别隐患、传达隐患信号、通知现场人员、处置隐患’这样一种快速处置的闭环。”贺尚修解释道。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北京青年报

新京报

首都建设报

北京发布

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交通广播



本文文字及图片转自北京建工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