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与广大读者见面啦!
2024年的冬季,在南方依然温暖的季节,阳光像银色的飘带,缠绕着大地,映照着绿色的树木,像似绿色的裙衣,构成了最靓丽的江南风景,绘就着最迷人的画卷。
当我们欣喜翻阅即将付梓问世的新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心情格外激动。的确,在当下纸媒纷纷关停的时节,上海交通大学坚守人文学科发展宏图之志,全资投入创办《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是件非常有诚意且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的了不起的壮举,更是给予我们在交大工作的文艺学、艺术学与美育同仁的极大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了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深刻道理,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发挥文艺评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文艺评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我们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上海交通大学着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承担起保障人文学科与推动美育工作的重任,贯彻落实相关文艺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引领作用,引导文艺创作,加强文艺学、艺术学和美育工作的阵地建设,加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繁荣中国当代文艺学、艺术学和美育理论研究。
《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艺术类学术丛书。《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立场,从人文视域出发,将艺术视为人文精神之表征,将其置于总体性与普遍性的社会文化与时代语境之中,研究关照艺术本体与特征、艺术功能与形态、艺术发生与发展、艺术创造与生产、艺术交流与传播、艺术批评与接受、艺术消费与管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域。我们期待从人文视域出发更加深入地研究艺术学基础理论问题,意在凸显办刊宗旨与特征是人文性、综合性、跨学科性,即从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看待艺术,当然也包括从艺术的角度看待审视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人类学、传播学等,由此凸显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为基地平台创办《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的优势所在。
一、《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的内容、特色及栏目设置
(一)发挥艺科融合优势,设置“ 数字人文”专栏
数字人文作为一门融合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特点就是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与计算方法,对人类文化与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随着数字人文研究的持续高速发展,其理论视域与方法探索也引发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传播等研究领域的关注。本卷所依托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前期在数字人文、生成式人工智能(AI)等方面已有系列研究成果出版,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本卷计划继续发挥优势,设置“数字人文”专栏,既关注世界数字人文、AI人工智能的新进展,也引导策划艺术学研究领域对此方面予以关切和回应,带动艺术学研究更好的应对国际学术潮流与国家战略需求。
(二)发挥艺术史专委会驻会单位优势,设置“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专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是全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委会的驻会单位,学院有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1名,副会长2名。本辑筹划的编委会成员有中华美学会会长1名,艺术哲学专委会会长1名;全国艺术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委会会长1名,常务理事若干,在全国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研究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设置“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专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引导艺术学界关注重大前沿理论问题,为建构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做出贡献。
(三)落实深化美育工作,设置“美育研究”专栏
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都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教育部也对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要求,如何落实贯彻“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如何应对美育理论研究到美育实践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课题,均需要学术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深化。因此,本卷拟开设“美育研究”专栏,从理论性、当代性、中国性三方面兼顾美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方法。
(四)发挥人文学院人文学科优势,开设“跨学科前沿视域”专栏
经多年学科发展建设,人文学院已成为在国内外人文学科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院系,构成“文史哲”学科齐全的有机整体,建有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人文性特征鲜明的学科群,这对于我们在人文学科内部实现跨学科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本卷之为《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特点和优势。相较于其他比较专业化或学科化的艺术类研究期刊,本卷将以“文史哲艺”有机融合而凸显独特价值。
此外,本卷还将设定艺术评论、艺术管理、艺术美学,以及艺术资讯等常规栏目。
二、作者群基础
主编团队拟与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委会、艺术理论专委会、艺术评论专委会、比较艺术学专委会、艺术教育专委会、艺术管理专委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全国高等教学学会美育分委会等合作,邀请各学会的常务理事以上的专家成立优质作者库,根据本书栏目主题约稿。同时,编委会还将从全国43家艺术学类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中遴选优秀作者约稿。
三、预计载文量
自2024年起,每年2卷,每卷预计载文量18—20篇,每篇稿件字数1—1.5万字。
各位同道、朋友,我们深知创立一种丛书之艰辛,办好一种丛书之不易。然而,正是这份不易,让我们倍感珍惜与自豪。在筹备《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来自文艺理论、艺术理论与实践及美育教育等领域诸多专家学者慷慨解囊般的支持与鼓励。他们不仅以饱满的热情赐稿,更将心血之作倾囊相授,这份信任与支持,无疑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现在,《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正式出版了,我们期待大家的宝贵意见,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也需要所有学人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希望《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在广大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能够成为国内外人文艺术与美育领域专家学者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学术研究深入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力量;成为传承人类文明、弘扬美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探索新的学术热点与前沿动态,并致力于特别关注与展现青年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深度探索与创新思考。因此,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博士生、博士后、青年学者们富有学术研究力度的来稿,为本书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我们期待与您一同见证《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的成长与蜕变!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读者对本书的支持与关注。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首发卷 致辞
【艺术学三大体系】
李心峰: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论纲
陈岸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中国自主的当代艺术体系
孙晓霞:艺术学、美学的历史交织与互动——兼论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美育研究】
高建平:美育与人的改造
陈 星:姜丹书艺术教育年谱
【艺术史】
方李莉:景德镇民窑:工匠知识的建构与变迁
夏燕靖:克罗齐史学思想对艺术史学的启示
【影视艺术】
王一川:影视作品文化修辞风格六维度
周 星 李昕婕:120年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视域:地域影像艺术审美创造分析
【图像学】
李 军:“欧罗巴”的诞生:——焦秉贞、冷枚传派美人图与弗朗索瓦•布歇的女神形象
李倍雷:《姨母育佛图》与《圣母子图》比较
李向伟:“读图时代”的意蕴及相关问题辨析
【艺术管理】
田川流:城乡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学术简讯】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顺利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
暨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构学术论坛
在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即将面世了。此时此刻,我们内心充满期待,希望整个新面世的成果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面前。“天地交通,人文化成”——这是我们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精神旨趣与志业追求,诚然也是我们创办《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的初衷与诉求。
【艺术美学】
彭兆荣:艺术之觞与人文之美
邹其昌:数智时代人工自然美与当代美育转型研究——人工自然美学研究系列
【美育研究】
杜卫:个体审美发展初探
董占军 姚丹:新时代美育策略与实施路径
【跨文化艺术学】
童 强:艺术:从共同体到现代
夏 波:成就与问题:对我们认识和运用“斯氏体系”状况的检视
郭 亮:舆图中的世界交流与中国图示
【中华传统艺术精神】
祁志祥: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的系统阐释
刘伟冬:黄鹤兮,白云兮 ——也说崔颢的《黄鹤楼》
彭吉象: 从“意境”角度看国画里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刘宗超:沈从文的书法评论观
【艺术史】
李超:“融合主义”论——关于中国油画历史转型的思考
汪小洋:花鸟画的宋人意味与舍简趋繁的时代趋势
韦昊昱:“民众艺术”构想与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以滕固现代文艺评论、出版与讲演为中心
李世武:毕摩的深层类比思维与彝族《丧葬梅葛》中类比性诗歌的演成
一、特色栏目设置
1.马克思主义艺术学
2.数字人文
3.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
4.美育研究
5.跨学科前沿视域
6.学术简讯
同时也设有艺术评论、艺术管理、艺术美学等常规性栏目。
二、稿件须知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信箱: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艺术与美育研究》编辑部
电子邮箱:rwysymyyj@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21-34202854
微信审稿:谢纳,宋丽军
微信版式设计:张洁宁
设计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