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铁甲——法制“伊文”系列空降战车

时事   2024-11-19 13:23   北京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308篇原创文章,作者:Behemoth

作者简介:Behemoth,江苏南京人,2014年起开始创作,现已发表、出版近70万字。

全文共7794字,配图17幅,阅读需要17分钟,2024年11月19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behemoth”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从天而降的火力
虽然在二战中经历过尴尬的快速战败投降,但法国依旧希望能在战后继续维护自己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体面”,因此在随后到来的冷战当中,法国不惜重金打造了一支高效而精干的武装力量以防御苏军(及其盟友)的进攻。而针对苏军强大的装甲部队,法军着重提升了地面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尤其是扩充了空降部队的实力,希望能在开战后将其空降到苏军后方以阻滞其进攻步伐。同时,为了维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利益,法军大举出兵镇压各殖民地的起义武装。由于这些起义武装经常采用游击战等手段机动灵活的打击法国殖民地军警,因此法军也非常倚重空降部队等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部队,寻机歼灭起义武装的有生力量。
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凭借法军占据的绝对制空权,法军空降部队曾在各殖民地战场上逞凶一时,然而随着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崛起,不少起义武装获得了来自他们的大量增援,尤其是包括火炮甚至坦克在内的重武器也出现在了它们的装备序列中。一旦在战斗中起义武装动用这些重武器,仅仅装备轻武器的空降兵就很容易陷入“啃不动,守不住”的两难境地。面对这些装备和训练都不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的起义武装尚且如此,在面对装备精良的苏军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痛定思痛之下,法军决心为空降部队配备具有一定火力和机动能力的装甲车辆。
图1. 正在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奠边府(Dien Bien Phu)进行大规模空降的法军空降兵,在奠边府战役中,缺少重装备被认为是法军空降兵最终被越盟军击败的一大原因
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能伴随空降兵一道空投的火炮寥寥无几,而要同时满足自重轻、威力大和具有一定射程这些条件,答案就只有一个——无后坐力炮。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无后坐力炮就被交战国的空降部队广泛使用,成为其攻坚拔点甚至对抗敌方装甲部队的利器,极大提高了其作战效能。因此,“为无后坐力炮装上车轮”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法国人发展空降装甲车辆的一个主要方向。

图2. 正在操作1门M18型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美军空降兵火力小组,后方的装填手正在为火炮装弹
考虑到重量和成本等原因,法国人最初的尝试是基于改造民用摩托车展开,在对当时欧洲市场上各种摩托车进行一番对比后发现,意大利比亚乔(Piaggio)公司生产的Vespa系列踏板摩托车不仅小巧轻便而且皮实耐用,遂与比亚乔公司的法国合作方“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厂”(法语名称:Ateliers de Construction de Motocycles et Automobiles,ACMA)合作,在其特许生产的Vaspa摩托车基础上加装一门美制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并将其命名为150 TAP型伞降摩托车(TAP为Troupes Aéro Portées的缩写,法语意为“空降兵”)。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无后坐力炮被安装在了摩托车上,但无法在摩托车上进行开火,需在开火之前将火炮从摩托车上卸下,并将炮身架在同样由摩托车携带的三脚架上后方可瞄准开火。该车通常以2辆组成一个猎杀小组进行空投,其中一辆携带火炮,而另一辆则搭载备用弹药。该车从1956年起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曾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投入使用800余辆,用于打击土木工事等目标。

图3. 正在演示使用150 TAP型伞降摩托车的法军空降兵


小身材重火力
很显然,这样的“小把戏”用于对付散兵游勇也只能算是凑合,要想和“钢铁北极熊”硬碰硬,最起码得上个“大家伙”。事实上,就在对伞降摩托车进行改造的同时,从50年代初起,法军就开始对各种超轻型装甲车进行考察,为了让有限的重量最大限度发挥出作战的能量,参考重点被放在了火力上,甚至希望其搭载的火炮可以在交战距离上击毁苏军最新锐的IS-3和IS-4系列重型坦克,至于防护则要求不高,只需能抵挡轻武器直射即可。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法军的这一设定都有几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意味,但也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更“巧合”的是,当时法国国内就有人提出了能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1952年,一名叫亨利(Henry)的设计师提出了一个超轻型装甲车的设计方案,这个被称为“亨利坦克歼击车”的超轻型装甲车实际上是一种超轻型坦克歼击车,全车车组人员仅有驾驶员和炮长2人,主要武器就是布置在车体中轴线上的一门无后坐力炮,不仅战斗全重极低而且车身高度低矮,并且还计划配备充气气囊和液压滑雪板以提高车辆在湿地和雪地的通过能力。虽然该车最终只停留在设计阶段,但却为法军空降兵部队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图4. “亨利坦克歼击车”设想图,注意位于其车体中轴线上的无后坐力炮安装位置
作为二战中“自由法国”军队最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时任中欧盟军总司令的阿尔方斯·朱安(Alphonse Juin)对“超轻型装甲车”的概念颇感兴趣,并在1952年7月亲自推动了安装无后坐力炮的超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发,在进行了多轮概念研究后,法军的一个军事委员会于1953年3月正式提出了一个“间隙装甲车”(意为填补坦克部队之间空隙的装甲车)的招标方案,要求其主炮必须为75毫米、105毫米或者150毫米无后坐力炮或者120毫米火箭筒。
就在招标方案出台后,法国国内各军工企业纷纷拿出了他们的设计方案,这其中既包括了雷诺、哈奇开斯这样的老牌军工企业,也包括了一些中小型汽车生产商,甚至还有“无名小辈”——在收到招标方案后,来自布鲁诺-瓦莱特机构(法语名称:Etablissements Brunon-Valette的一名名叫伊文(Even)的工程师迅速着手设计新型装甲车,这在当时着实有些出人意料,毕竟他本人并非专业的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师,而他所在的布鲁诺-瓦莱特机构也仅仅只是个小公司,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在短时间内拿出了设计方案,并于1954年1月正式向法国军方展示了缩比例模型。

图5. 伊文的设计方案的三视图,注意其炮塔偏向车体左侧

多刺的幼兽
从外形上看,伊文设计的无后坐力炮超轻型坦克歼击车(以下称为“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绝对算得上是贯彻了“极简主义”,车体(不含炮塔)战斗全重约5吨,整体造型非常短小精悍,车体全长约5.3米,车体宽度2.15米,包括炮塔在内的高度仅有1.4米。由于其装甲防护只考虑了抵挡7.62毫米口径步枪弹直射、反人员地雷和炮弹破片伤害,因此其正面装甲厚度仅为10毫米,侧后方装甲厚度更是仅有8毫米,不过该车车体低矮,有效降低了被弹概率,在一定程度是确保了其战场生存性,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名车组乘员的舒适性——位于车体前方的驾驶员在车内只能“躺”在车体右侧的驾驶席上操纵车辆,而炮长则几乎是紧贴着车底坐下,不过炮长相比起驾驶员还有更多的闪展腾挪的空间——他可以从炮塔舱盖进出。

图6. 与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合影的2名车组乘员,可见车身非常低矮

图7. 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侧视图,可见其标志性的四联装炮塔

图8. 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剖视图,注意驾驶员和炮长在车内的姿势
考虑到空降兵需要在战场上进行快速机动,因此该车的机动性能颇为可观,在一台位于车体后部的168马力SAFAM发动机的驱动下,该车可以跑出75千米/时的最大公路速度和40千米/时的最大越野速度。
作为该车设计的最大亮点,该车采用了堪比战列舰的“四联装炮塔”设计,4门“布兰德特”(Brandt)120毫米无后坐力炮(亦有资料称其为火箭筒)以2门为一组分别布置在偏向车体左侧的炮塔左右两侧,该炮主要配用SNEB型火箭助推破甲弹,最大破甲深度可达300毫米,足以对当时苏军装备的重型坦克构成威胁。然而,这样的武器虽然威力强大,但为全部4门无后坐力炮装填弹药就成了一个苦差事。尤其是无后坐力炮全部暴露在外且车组乘员无法从炮塔内部进行装填,因此为其装填弹药就只有2种方法:
  • 将炮塔旋转至炮尾靠近驾驶员舱盖位置(此时炮口朝向车体后方),之后驾驶员打开其舱盖,并将手伸出舱盖外打开炮尾完成装填。以这种方式装弹时,驾驶员可以留在自己的驾驶席位置,但装填速度较慢,并且难以操作。

图9. 驾驶员在车内完成装填作业的演示图
  • 驾驶员将车停下,之后直接从车外完成装填。以这种方式装弹时,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使车组乘员暴露在敌方火力打击下。

图10. 驾驶员从车外完成装填作业演示图,注意此时炮长从炮塔舱盖中探出身子
由于上述2种装填方式都有各自的弊端,因此在后续发展中曾经提出使用弹鼓进行弹药装填的设想,即炮塔两侧原有的双联装无后坐力炮改为单管,并在火炮炮尾加装一个5发装的弹鼓,在战斗中由弹鼓为火炮进行供弹,而在炮弹全部射出后再进行装填,不过这样的设想最终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因为这样的设计会让全车高度增加0.2米,同时在战场环境下为5发弹鼓装弹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了无后坐力炮之外,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的炮塔两侧还各有1挺AA-52型7.62毫米通用机枪,主要用于杀伤敌方步兵和其他轻防护目标。由于炮塔装甲厚度达到15毫米,因此其重量超过2吨,在配装炮塔和其他全部武器后,全车战斗全重将达到7.4吨,而最大速度则相应下降到68千米/时。
由于在冷战前期东西方两大阵营都将未来战争设定为核战争,因此对装甲车辆在核爆条件下的生存性提出了要求。根据法国陆军的报告,该车采用了配有超压式“三防”系统,可以在核生化条件下进行作战。
通向终结的测试之路
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的第一辆原型车于1955年7月生产完成,而测试工作的展开已经是1956年7月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的1955年12月,该车参与的竞标项目获得了一个官方名称——“轻型战斗车辆”(法语名称:Engin Léger de Combat,ELC),和名字一道被“刷新”的还有作战需求,根据法军提出的新需求,新车不仅将是一种携带无后坐力炮的超轻型坦克歼击车,还要能携带各种其他武器装备,成为一种多用途作战平台,换言之,就是从“刺客”变成“多面手”。
在1956年7月开始的第一轮测试中,“伊文”型“轻型战斗车辆”(ELC EVEN,这是该车在项目更名后被赋予的新名称)的底盘和无后坐力炮同时接受了测试。在火力测试方面,“布兰德特”无后坐力炮在发射SNEB型火箭助推破甲弹时,不仅有效射程仅有451米,精度也可谓是“惨不忍睹”——在451米射程上,水平散布达到了4.36米,而垂直散布也达到了3.05米。好在其破甲战斗部还算“给力”,正常发挥出了300毫米的穿深。
至于机动测试,测试地段分为两种不同地形,一种是干燥的平原草地,另一种则是包括一系列壕沟和弹坑的崎岖山地。在完成第一种路段测试时,“伊文”型“轻型战斗车辆”进行的相当轻松,甚至跑出了4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但在完成第二种路段测试时就明显磕磕绊绊的多,甚至在一次驶出弹坑底部的过程中难以自我脱困而导致右侧传动齿轮受损,好在这一故障很快得到了修复。

图11. 在越野行驶中陷入弹坑的伊文无后坐力炮坦克歼击车,注意驾驶员正在开舱盖驾驶
在完成了超过7000千米的测试后,法军测试人员于1957年11月出台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在整个测试中,车辆未出现任何较大的技术故障,也没有发现任何难以克服的技术缺陷。实际上,抛开表现不佳的无后坐力炮,该车底盘并没有明显缺陷,该车只要进行换炮,距离被法军装备使用已经只剩下一步之遥,但法军对需求的变化还是让该车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可能性。至于无后坐力炮载具,法军则选择了参考美制MB系列吉普车生产的“哈奇开斯”M201型吉普车,该车与其搭载的美制M40型106毫米无后坐力炮一直服役到90年代才被更新型的反坦克导弹(主要是“米兰”系列)发射车所取代。

图12. 一辆搭载M40的法国陆军M201型吉普车

一波已平一波再起
虽然搭载无后坐力炮的“轻型战斗车辆”已经无缘投产,但整个系列的发展却并没有结束,就在接到法军的新需求后,伊文和其团队成员回到了绘图板前,开始根据之前的研发经验着手进行新一代“轻型战斗车辆”的设计。为了更好满足法军需求,伊文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炮塔设计,通过为相同底盘加装不同武器,以此实现“车族化”。
从1957年起,伊文和他的团队在概念设计阶段设想了包括高射炮、反坦克导弹、机关炮和坦克炮等在内的多种武器搭配方案,最终确定采用机关炮和坦克炮这2种方案。而底盘则基本沿用上一代“轻型战斗车辆”的设计,只不过进行了一定微调,例如换装新型负重轮等,其余布局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的最核心部分——炮塔方面,2种加装不同武器的炮塔均采用了摇摆式炮塔设计,这一设计几乎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法制轻型装甲车辆的“标志性”元素,虽然武器有所差别,但重量几乎没有区别,因此2辆原型车的战斗全重均为7.3吨,最大高度也均为1.6米。另外,2种炮塔的俯角均为-9°,仰角均为13°,在液压回旋装置的带动下,炮塔旋转一周约需要15秒。根据需要,2种炮塔可以与车体进行自由组合,拆卸安装过程可以在4小时内完成。
在武器方面,机关炮型炮塔装有2门30毫米西斯帕诺-苏莎HS.825型机关炮,该炮系著名的20毫米HS.404型机关炮的放大版,战斗射速高达1000发/分,炮口初速高达1050米/秒,在配用30毫米穿甲燃烧弹时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30毫米均质钢装甲,最大穿甲深度可达100毫米,足以对抗包括苏制PT-76系列两栖坦克在内的轻装甲目标。安装在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上的HS.825可以选择以单发或连发模式进行射击,每门炮配有2个85发装供弹具(其中一个装炮上膛,另一个备用),总计载弹量为340发。除了机关炮之外,炮塔内还装有2挺AA52型通用机枪,每艇机枪配有5条300发弹链,总计载弹量为3000发。

图13. 室内展出的一辆保存至今的30毫米机关炮炮塔型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
而坦克炮型炮塔安装的则是一门位于炮塔右侧的“德发”(DEFA)D919型90毫米低膛压坦克炮,该炮可以发射2种反坦克弹药,其中一种基本型的“Energa”型弹药在700米的有效射程上可以达到300毫米穿深,而另一种更新型的弹药可以达到1000米的有效射程,而穿深同样在300毫米左右。为了提高射速,坦克炮配有一个5发容弹量的鼓式自动装弹机,装填速度为2秒/发。由于该炮的炮闩位于炮塔内,因此炮长在鼓式自动装弹机内的5发打完之后只需从前方的20发弹药箱内取出炮弹装入自动装弹机内即可。在炮塔左侧的是一挺AA52型通用机枪,该枪作为同轴机枪使用,备弹量为1200发。

图14. 室内展出的一辆保存至今的90毫米坦克炮炮塔型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
在机动性方面,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的最大公路速度可达70千米/时,而越野速度则为20~40千米/时,内油最大行程为350~450千米,在加装附加油箱后可达500千米。另外该车还具有一定两栖能力,在加装通气管之后可以泅渡过0.8米深度的河道溪流。

图15. 加装通气管的一辆30毫米机关炮炮塔型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

新炮与新机会
分别安装2种炮塔的2辆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原型车于1957年生产完成,并于当年11月开始投入测试。不过就在11月时情况又有了变化,90毫米坦克炮炮塔的主炮将被换成一门新炮,该炮的最大初速可达760米/秒,并且还应法军在1957年6月提出了新要求而具有发射G型非旋破甲弹的能力,而后者在当时则是伊文原型车的唯一竞争对手——AMX“轻型战斗车辆”的90毫米坦克炮的“独门秘籍”。

图16. 保存至今的一辆90毫米坦克炮炮塔型AMX“轻型战斗车辆”原型车
为了在短期内“应试”,伊文团队考虑将D919炮身进行改动,不过虽然这种D919A型坦克炮可以“凑合”发射新弹,但最终并未投入批量生产。
虽然坦克炮方面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法军对伊文团队的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的测试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到了1959年3月由法国陆军下达了10辆预生产型车的订单(其中5辆为30毫米机关炮炮塔型,另外5辆为90毫米坦克炮炮塔型),为了满足法国陆军提出的要求,火炮身管被加长了0.3米,经过改进的新炮被命名为D919B型,该炮依然无法发射G型非旋破甲弹,因此将AMX“轻型战斗车辆”的D915型90毫米炮“移植”过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然而经过研究发现,原有炮塔根本无法容纳新炮,好在法军最终去除了必须具有使用G型非旋破甲弹的能力的要求,这才让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顺利过关。
希望与破灭
由于伊文团队和其效力的工厂并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10辆预生产型车的能力,因此这一生产任务被交给哈奇开斯公司,全部10辆预生产型车在1961年生产完成。
在这10辆预生产型车中,有7辆被送往法军一线部队进行演练测试,1辆留在工厂进行后续工程测试,1辆被交由法国国防部进行后续研究,还有1辆被送到了大洋彼岸——这辆车在美国阿伯丁武器试验场进行了测试,供美国陆军官方研究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为这一项目进行投资的可能性。
根据法国陆军的设想,“轻型战斗车辆”将被大量生产,并在战时通过机降或者空运的方式被投送到一线。由于其车体低矮且战斗全重较轻,因此不仅能以运输机进行运输,甚至可以通过当时法国陆军装备的H21C型直升机进行运载,具有极强的战场机动性。

图17. 法国陆军装备的一架美制H21C型直升机
可以说,相比起同时期的其他法制装甲车辆的原型车,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已经非常接近于批量生产。然而在60年代初期,一心致力于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夏尔·戴高乐总统将发展军备的重点放在了核武器和核潜艇上,留给陆军的预算自然受到了挤压。而法国陆军当时正在发展新型中型坦克(即AMX-30),为了保住装甲部队的“主心骨”,对于这样一个“难当大任”的“小家伙”自然只能“忍痛割爱”。
当然,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第二代“轻型战斗车辆”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其“超越时代”的双人车组分工不够科学,同时人机功效较低,势必导致车组乘员在战斗中负担过重,从而影响战斗效能——而这也正是二战前不少法制坦克的缺陷。另外,较小的车体不仅制约了其防护能力的提高,也抑制了其改进潜力,导致为其换装更强的火炮和更厚重的装甲都难以进行。
虽然伊文团队的“轻型战斗车辆”最终并没有“修成正果”,但其设计思路却被后世的不少法制战斗车辆所借鉴,尤其是其“小车扛大炮”的特点,从而形成了颇具法国特色的装甲侦察车系列。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给本站投稿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投稿” -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加群” -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

hawk26讲武堂
SC军图版主hawk26为您讲解武器装备军事历史中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