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唯道资本(TruezenCapital)创始人,易到用车创始人
本文为《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书评
可以说,尤瓦尔·赫拉利又一次让我们获得了理解人类文明的新视角。
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在做的:构建理解人类文明史的新知识框架。从此前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到今天的新书《智人之上》,他一直保持着一种特质,那就是在精确讲述人类历史的同时,敢于提出对未来的挑战性思考。赫拉利的真正力量在于他并不满足于简单地总结过去,而是将历史和现在对接,通过追溯既往路径,展现技术如何塑造了今天,并推测它将如何影响明天。作为读者,你很难忽视这种强力的思考,关键是,他的观点如何振荡你的思考。
从我的亲身体会来说,在过去的30年里,科技行业经历了从个人计算机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我见证了中国从“跟随模仿”到“同步进化”,甚至逐渐在很多方面拥有领先的世界级应用和创新。如果回头看看,我们会惊讶于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创新发生得究竟有多迅速:我们的交互方式已经从敲击键盘到触摸屏幕再到无接触的语音交互;我们的解锁方式已经由输入密码到只需一触的指纹识别再到只需一看的人脸识别;我们在熟悉移动手机之外,也开始熟悉移动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驾驶……
在经历这些持续创新浪潮的变化后,我们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个人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波大浪是什么?会有哪些创新?未来的浪潮会朝向哪个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数聪明、勤奋的创业者都用移动手机大做文章,想要用创新改变行业。有的确实成功了,比如生活服务、移动支付、手游等,但很多领域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比如教育、医疗等。这到底是技术局限性的问题,还是行业自身的复杂性所致?
移动通信技术的本质是“链接性”,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关键技术变量,它无法改变所有行业,还有很多行业在等待新技术变量的到来。
我们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似乎找到了很多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方向。我们畅想过IoT(物联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Crypto(加密货币)、Web3.0……但是它们真的足够成熟,足够掀起下一场浪潮和革命吗?我们并不敢肯定地回答。
但AI出现了。2016年第一代AlphaGO(阿尔法围棋)在围棋上完胜人类,让AI第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共同讨论的主题。我们也经历了1.0时代的AI——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直到2022年GPT-3.5的发布,生成式AI彻底引爆了市场,也引爆了全世界。人们开始考虑AGI,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实现的图景。
科技从业者的认知本能和敏感度告诉我们,新一代的关键技术变量终于来了。我们将其称为AI2.0。
当然,赫拉利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转折点,并且他的观点更加宏大。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技术的变迁,更是人类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转型,甚至可能改变所有生物的演化进程。
在这个转折中,我关注的则是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内容。一方面,从乐观的创业者角度,我们首先会注意到AI领域前所未有的投入规模:在资金密度上,我们今天正将数百亿规模的美元砸进芯片和半导体行业,并进行超大规模的算力集群建设;在人才密度上,OpenAI依靠几百人的精锐团队,拿出了影响世界的产品。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思考AI能做什么,我们如何从中发现一个好的应用点和需求,做出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
而乐观的反面是隐忧。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黑盒,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它是如何运行的。出于这种未知,相比于考虑如何利用AI制造就业、创造财富,更让我们担心的是AI带来的大规模失业、快速自我迭代发展的AI和人类发生冲突,以及人类被自己创造的机器所奴役。
科技创业者对这种两面性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在创业之初都有一个良好的动机,要么是解决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要么是开创更好的局面。但是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总是发现,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在创造新问题:抖音在提供内容的同时带来用户的沉迷,外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制造着垃圾和健康问题,过度投放共享单车让地铁站口更加拥堵……我们试图用打车软件利用起车辆的空闲运力时,实际上也是在把更多人从公共交通上赶到了私人专属交通工具上,造成了更大的拥堵。
这些副作用是科技创业者要面对的常态,意识到这一点,才会让我们有一个更加谦逊的心态,而不是抱持拯救者的妄念,试图制造一个乌托邦。我们总想追求制度和技术上的完美,追求一个不存在问题的理想,这的确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内在的妄念和弱点,你不可能等到所有问题解决之后才开始行动。
在这一点上,我坚信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市场。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核能利用的问题。理论上来说,我们早就可以不需要煤和石油,但自二战至今的80年里,核能只占据人类能源使用中很小的比例,因为它的安全问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三哩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市场自然调整了人们对原子能技术的态度,怀疑和不信任约束着它更大规模的投入和使用,也促进着核裂变技术本身的迭代,并且最终,这种市场的力量可能会让核能利用趋向于使用更加安全的可控核聚变。
AI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2024年年初,OpenAI发生了重大的分歧,乐观派如萨姆·奥尔特曼认为AI需要更大的发展,但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认为必须先解决AI的安全问题,实行所谓的“超级对齐”项目。分歧的结果是伊尔亚离开了OpenAI并创立了一家专注于AI安全的公司。
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市场对冲,想加速发展的人可以去加速发展,想维护安全的人可以去维护安全,市场会给所有人回报和惩罚。如果不顾安全的发展最终导致了AI的大崩溃,丧失了公众的信任,那这个方向就会被自然地否决。人类发展的机会和风险问题最终会在市场中得到平衡。
我同意赫拉利认为人类容易陷入乌托邦幻想的看法,但在解决方案上,我与赫拉利观点不尽相同。他倾向于控制和约束,如果不知道如何控制,那就先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我认为,一个完善的控制方案是不存在的,我们首先需要放弃乌托邦幻想,不必对包括AI在内的新技术抱有完美的期待,也不必等待有了面面俱到的方案后才开始行动。市场的力量终将平衡一切。市场不仅会惩罚那些盲目追逐短期利益的企业,也会奖励那些真正解决问题的创新者。
当然,尤瓦尔·赫拉利仍然是宏大叙事的高手,他展现出了自己对于宏大认知框架的建构能力,也敢于大胆而精确地把握未来趋势。书中提出的“机器人政治学”和“硅幕”等新概念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更关键之处在于,赫拉利深入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要议题,而他的角度激起了包括我在内的读者的思考。
我始终认为,书的价值不在于让读者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而在于它能成功引发思考。赫拉利的这本书也一样,他在其中提出了非常出色的观点以及对现实的描述,揭示了全新的可能性,而这就足以引发我们的独立思考,也足以让它成为一本好书。相比之下,我们同不同意赫拉利的观点其实并不重要。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正是它能够让我们不断思考,而不是盲从。
相关图书:《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4.9
胡璇 黄诗宜等:《从诺贝尔化学奖看AI与游戏的无限可能》
尤瓦尔·赫拉利:《尤瓦尔·赫拉利:计算机网络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吗?》
👇 点个“在看”分享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