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105亿,我不要了!”西安一教授一挥手就放弃了国资委欠的巨款,他为何如此大方?

民生   2024-11-13 21:30   广东  

“那105亿,我不要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一位大学教授会放弃这笔巨款?

而他,彭年才,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天隆科技的创始人,正是做出这一惊人举动的人。这105亿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是什么让他做出这个决定?他真的“亏”了吗?

2018年,科华生物出资5.54亿元收购了西安天隆科技62%的股份,并约定在2021年继续收购剩余的38%股权。彼时,天隆科技还处在亏损状态,但彭年才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位教授出生于1962年,长期致力于PCR等分子诊断领域的研究,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将天隆科技逐渐打造成国内领先的基因诊断企业。

然而,命运的“加速键”出现在2020年。当年新1冠疫1情爆发,天隆科技的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一时间需求暴涨,业绩随之翻倍增长,净利润达到了11亿元。按当初协议,科华生物若要收购剩余股份,需要支付105亿元。

这笔“天价收购款”显然让科华生物和其大股东珠海国资委难以接受,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百亿仲裁案”。

作为PCR技术的先行者,彭年才始终坚持“关键技术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信念。

年间,我国核酸检测设备几乎依赖进口,但彭年才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了核酸提取、扩增等多项技术难题,打破了进口品牌的垄断地位。

他的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还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疫1情期间,天隆科技的设备成为80%以上百强医院和90%十强医院的标配,为抗疫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这样的业绩和技术,让彭年才对天隆科技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然而,与科华生物的这场纠纷,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不甘心轻易让步,也无法接受科华生物拖延支付收购款的做法。

因此,在2021年7月,他毅然提起仲裁,要求科华生物按约履行收购。

仲裁期间,西安未央区法院裁定冻结科华生物对天隆科技62%股权的控制权。这一裁定一度让科华生物对天隆科技的主导权失控,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

科华生物提出异议,认为这一裁决“变相”赋予天隆科技控制权。巨额收购款、股权控制权的失衡,让科华生物和天隆科技之间的僵局持续升级,形势愈发复杂。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彭年才开始冷静思考:是否继续坚持105亿的诉求?

他的最终选择令许多人意外。2024年1月,双方达成和解。彭年才决定放弃105亿的仲裁要求,同时取消了对剩余38%股权的转让条款。

他放弃了这笔巨款,但并非“亏本交易”。珠海国资委将其持有的科华生物5%的股份转让给彭年才,并将10.64%的表决权交给了他。这使彭年才获得了科华生物的实际控制权。

这一让步,既避免了漫长的法律纠纷,也让他从股东变成了实际掌控者。这不是简单的“亏损”,而是一次战略性退让。

为什么他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105亿?其实,彭年才的目标从来不局限于眼前的金钱。他更看重科华生物这个资本平台,能够为天隆科技带来的资源和支持。

他深知,在生物医学领域,资金和技术是关键驱动力。而拥有科华生物的控制权,意味着他可以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进一步推动天隆科技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展。这对他来说,是更加重要的“收获”。

彭年才放弃105亿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多年科研和技术攻关后的成熟判断。

早在创办天隆科技之初,他便立下志向,要打破进口垄断,让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这份坚持,让中国核酸检测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也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认可。

他和他的团队不仅让天隆科技成为分子诊断行业的佼佼者,还让公司走向国际舞台,获得全球顶级生物医疗公司的合作订单。

这次“百亿纠纷”的和解,只是他在事业长河中的一次转折。相比巨额金钱,他更看重科研成果的持续积累、公司长远发展的空间。

在彭年才心中,真正的财富是那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技术,是那些能够造福大众的产品。或许,他的这一举动,正是对“舍得”二字的最好诠释。

记录和传播
行走人间,观触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