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简介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年获“共和国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在传统农业为主的中国,更是如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在面对世界的质疑:谁来养活中国?当时有人通过测算得出:就算将世界市场上的粮食全部卖给中国,也不够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将会让世界挨饿!
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4亿人吃不饱”到“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谁来养活中国”的答案响彻寰宇——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
多年来,在全国政协各类协商议政活动中,关于粮食安全的议题频频出现,从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建立健全种业资源建设体系,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到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一场场会议、一次次调研、一件件提案的背后,凝结着来自我国农业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他们掸去乡间的土、洗去鞋底的泥,在全国政协各种会议活动中,用或激昂或平静的声音剖析着问题、阐释着建议,为国躬身做事,为民建言发声。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位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委员并称为“南袁北李”的农业科学家,始终把“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当成一生追求的目标——
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创建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解决中国人吃饱饭这个大难题。
△李振声在试验田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对这句话,李振声有极为深切的感受。
1931年出生在山东农村的李振声小时候啃过树皮借过粮,甚至见过人活活饿死,贫困与饥饿几乎成为他青少年时唯一的记忆。父亲去世后,为了减轻家中负担,1948年辍学的李振声到济南找工作。这一年,济南刚刚解放,恰逢山东农学院正在招生,一则“免费食宿”的招生启事,打开了李振声的求学之门。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一句承诺,奋斗一生——
1956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约306公斤,远低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当时,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条锈病正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导致小麦一年减产超百亿斤,而全国粮食全年总产量也不过2000亿斤。年轻的共和国遇上了粮食危机,为此,周恩来总理专门作出批示要像对付人类的癌症一样抓小麦条锈病。
这一年,李振声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那是李振声第一次领教“小麦癌症”的厉害——远看,麦田里一片黄;近看,叶片上全是“锈”。田里转一圈,不管什么颜色的裤子,出来都被“染”成了黄裤子。看到农民蹲在地头无助地哭,李振声心里很难受。
挨饿方知粮食贵,耕耘更懂良种难。
“能不能将野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来。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小麦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不断减弱。但自生自灭的野草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小麦和牧草是远缘,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有三道难关挡在面前:一是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二是杂交种不育,后代像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三是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自此,李振声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工作,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苦心人、天不负。一晃8年过去,机遇终于出现。
1964年夏天,小麦成熟之前接连下了40多天的雨。李振声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6月14日,当天阳光极强,温度陡升,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这1000多株小麦杂交后代当中,只有一株叶片金黄、颗粒饱满。这就是“小偃55”,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小偃6号”的“祖父”。
1979年,李振声终于在“小偃55”的基础上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成功转移到小麦上。育成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他和他的团队用了23年时间。
站在成功的今天去回望,知道一定会通向成功。但在艰辛探索的历程中,谁也不知道路在何方?质疑日增、压力不断。而在育种界,“终生不育”的情况并不鲜见。因而,在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看来,“李振声先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小麦远缘杂交研究。最了不起的,是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的精神。”
“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据统计,它衍生出的80多个小麦品种,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具备高产、优质、抗病、耐逆等性状的“小偃6号”也是我国育种界的“长跑选手”,在我国持续种植长达20多年。
黄河流域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的谚语,不仅是农民对丰收的希望与信心所在,更是对一粒良种的最高评价。
多年后,当李振声无数次回顾当年的研发过程和成果,心中始终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句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青年李振声在开展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14亿多人的吃饭是什么概念?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23万吨肉、9万吨禽蛋、10万吨奶……如此庞大的数字里,粮食是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如今,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丰饶岂是天赐,努力正当其时。
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我国粮食产量多次经历徘徊期。那些年,李振声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农村,调研了不计其数的农田,多次在关键之时挺身而出——
第一次,李振声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治理的建议,并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4000亿公斤增长到4500亿公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252.4亿公斤,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打赢了!
第二次,李振声与同事动手开展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的课题,他们的对策大胆而务实:由4500亿公斤跨越到5000亿公斤!
第三次,李振声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减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对策建议……
靠谁来养活中国?
2005年4月,中国人李振声的回答久久回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此后,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4974.5亿公斤,基本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达到409公斤!
2009年,我国在粮食产量实现六连增的基础上,制定了到2020年增粮500亿公斤的规划目标。
新的国家任务来了,该如何完成?
李振声深思熟虑:“中低产区应该发挥大作用!”
早在2008年,李振声指导团队在河北沧州南皮县的盐碱地上种“小偃81”冬小麦。当白花花的盐碱地产出的小麦竟比当地小麦平均亩产增加一二百斤时,在场所有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中低产田能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效!
2010年春节期间,李振声在家中的书桌上写下笔力遒劲的四个大字——“渤海粮仓”,在场的刘小京眼前一亮。这位后来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始终记得李振声曾说过:“作为科学院的单位要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工作,环渤海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是块硬骨头,那里海拔低、地下水位浅,如果做好了,是对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大的贡献。”
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李振声是这个项目的倡导者。从2013年到2017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年累计示范推广8017万亩,累计增粮100多亿公斤,节本增效187亿元,节水43亿立方米,为中低产田粮食增产增效提供了样板。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在粮食消费结构中比例下降至27%,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则增长了近3倍,这使得我国每年生产饲料粮的原粮达到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新的课题接踵而至——如何确保饲料粮安全?
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在2020年提出了建设“滨海草带”的战略构想——通过种草养畜,实现我国环渤海地区1000万亩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以解决我国盐碱荒地利用与依赖进口饲料粮问题。
“种植饲草有两个作用:供养牲畜、改良土壤。”家在陕西、吃过小偃麦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宏伟是李振声的学生,最多时,李振声一天会发十几条微信向他了解“滨海草带”的进展情况。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李宏伟信心倍增,更让他验证了老师当年的设想:盐碱地里一定能建起壮观的“滨海草带”!
△1987年,西北植物所遗传室部分研究人员(左一为李振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从育种增产到建言粮食安全,再到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改造,无论是科研还是实践,李振声为国家贡献不只是良种,更有良才——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在他的培育和带领下,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科技的中坚力量。
75岁之后,李振声给自己确定了晚年“三大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继续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在学生们的眼里,李老师一直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他尊重科学、亲近农民,一直用最朴素的实际行动引领着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郑琪2002年成为李振声的博士生,带着“必须跟着国家需求做事”的师道教诲,她从2012年起负责长穗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后代的规模化创制和鉴定。这项远缘杂交的研究在今天的重启,不是为了解决种质的“有没有”,而是致力于完善种质的“丰富与更好”。据郑琪介绍,小偃麦种质资源库目前已创制了1000多份稳定的独立材料,未来可以供不同研究者使用。“之所以选择这项研究,就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国家需要的。”今天的郑琪也越来越像李振声,她誓言将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除了带学生,李振声也很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系统性培养——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李振声作为常委联名42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呼吁重视生物学教育。
现代生物学在自然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地陆续决定高考免试生物学。“中学生物学教育处于濒危状况!”1994年,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加强我国生物学教学的迫切性联名致信中央并得到批示。李振声在提案中急切呼吁有关部门:“建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加强生物学教育。”
如今,生物学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投身其中搞研究、做应用。
当小小的种子,成为世界范围内科技较量的新赛道,一些佼佼者,也循着李振声履职的足迹,出现在全国政协协商议政的活动中,踏上了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创“芯”事业的薪火征途。
当年近耳顺的全国政协委员曹晓风在全国政协“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结合自己改造荒地的实践和建议侃侃而谈时,她耳畔回响着10年前李振声的建议:“能不能考虑研究东北的碱土?如果能够把这样的土地改造好,对于保障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年过不惑的全国政协委员达瓦顿珠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高原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躬身青稞地,研究青稞育种时,最让他不悔的就是自己20年前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受到李振声事迹的感召,投身远缘杂交育种专业……
这是农业科技的传承,也是委员建言的接续,始终不变的都是对我国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关注与付出。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振声把奖金全都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我不过是集体成果的一个代表。”在李振声看来,个人正如一粒小麦——麦粒太小,难以计重,人们只好拿1000颗麦粒来称重,这被称为“千粒重”。而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够以“千粒重”的方式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分量。
李振声恰如一粒种子,一粒给人带来希望的种子——新中国给了他希望,他用一生把希望回报这片大地,为年轻人,也为这个国家。
新媒体编辑:王晶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