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间感受文物的魅力
“河湟谷地,千年古韵”。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巍巍祁连,如巨龙横亘,雄浑壮丽的湟水河在河湟大地蜿蜒流淌,滋养出源远流长的河湟文化。
自今年6月份以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海东市各县区全力推进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测绘、拍照、记录……一大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博物馆普查队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进行文物普查复核工作。普查队伍穿密林、攀高山、跨沟坎,深入互助县的山山水水,用脚步踏遍土乡大地,如火如荼推进普查工作。
冬日里,一堵蜿蜒的“圈墙”赫然矗立于互助县东和乡尕寺加村北面的山坡顶,俯瞰下去,尕寺加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清晨还能听到学校里传来阵阵读书声,朴素整齐的村庄在山顶上让人眼前一亮。
“圈墙”是老百姓的叫法。走近“圈墙”,土质的城墙竟然十分坚硬,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互助县博物馆普查队员测量后介绍说,这堵城墙长248米,平均残高2米,残宽0.5米。
“在北城墙南10米的山坡上有7处窑洞,为当时群众避难居住而用,现废弃不用。根据对古城墙夯层分析,是明代夯筑而成。”互助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抚摸着“圈墙”告诉记者。互助县博物馆第四次文物普查业务指导陶满德在“圈墙”一处凹陷前停下脚步,他打开了手持移动数据采集仪。“走到见不到上一个记录的点位位置时,就是新的‘拐点’,需要记录。”随后,他娴熟地滑动屏幕,打开指南针,记下拍照的方位。
田间地头,走走停停,不觉就是一天。查看微信运动,已突破两万多步。听陶满德说,普查队员每天奔波在外,行走三四万步是寻常事。
“我们现在的工作是数据核查,将此次‘四普’的数据与前几次普查所记录的数据,包括名称、范围等进行逐一对比,对变化或者缺漏的部分进行补充完善。”周生胜一边拿着手持移动数据采集仪,一边拿着文物普查的资料告诉记者。一旁的普查队员埋头在表格上核对数据。凑近看,还有泛黄但保存完善的以往文物普查资料,上面有整齐漂亮的手绘图、手写文字介绍、黑白的正侧面照片。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大家已经默契地分好工。“我来测量,你记录数据,你用无人机拍照……”
“东宽2.3米、西宽2.4米、南宽2.4米、北宽2.1米!”“高3米!”陶满德使用卷尺测量后,声音洪亮地报数,身旁的普查队员认真记下。
测绘工作是文物普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准确地记录遗存、遗迹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对遗迹和文物进行精确地测量和绘图,准确了解文物的形状、大小、结构等特征,为文物的研究、修复和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此次普查引入了RTK技术(手持移动数据采集仪)和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卫星信号弱、测绘难度高的问题,测量坐标,界标届点,测量文物在地理上的范围,确保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利用无人机完成文物影像采集,为普查提供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为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助力。
继续向北出发,来到互助县东和乡魏家滩遗址。1986年7月18日,互助县博物馆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和村民提供的线索,工作人员觉得这里可能隐藏着一些“秘密”。随着队员深入调查和挖掘,大量灰陶、夹砂红陶片展现在眼前,普查队员们兴奋不已。跟随着陶满德的脚步,沿途目及之处,古城墙、镇墩、陶片……都在关联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
“今天这个点算很早了,昨天我们要登山,山上没有路,河上没有桥。登山时大家身上都被‘黑刺’‘黄刺’等不知名的荆棘植物刺得浑身红肿。”说起这些,陶满德的面部表情并无太多的变化,仿佛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再难也没有人会退缩,大家都想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完,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周生胜说,“其实这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困苦中结下的战友情很难得。”
城市楼宇间、山野无人处,文物点的分布并无规律,保护需要政府,更需要当地群众。此次普查中,当地群众也“各显神通”,成为普查工作的重要助力。
据海东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组长张玉介绍,截至11月15日,海东市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数量2195处,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率81.09%,已调查新发现文物数量32处,新发现比例1.46%。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四普工作要求,已完成年度实地普查工作任务的80%。
“有些人一生干不了一次普查工作。能够参与普查,就是一种缘分。”一路上,听普查队员们聊工作感受,一致的是“累并快乐着”。“四普”路上,他们走过的是事业赓续传承,是文脉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 赵新秋 摄影报道
监制丨胡生敏 责编丨鲁亚娟
【免责声明】
海东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未标注来源“海东日报”或未含“海东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报。
戳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