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甘蔗“落户”平安
立冬一过,河湟谷地的秋意开始慢慢收笔,山川草木抖落了一地金黄,渐渐披上冬装。而位于海东市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景区东侧的大棚里,一排排来自云南省的甘蔗笔直挺立、长势喜人。超2米的枝干上蔗叶随风摇曳,空气中迎面扑来的是甘蔗特有的香甜气息。
甘蔗属于亚热带作物,一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南方省份种植,因其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较高,西北很少有人种植甘蔗。今年,“85后”新农人孙军旗却把甘蔗引进到平安区,原本种植甜瓜的温室大棚迎来了新成员。
南方气候湿热,河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要想在海东成功种植甘蔗并不容易。
“‘南蔗北种’能否成功,技术是关键。”孙军旗介绍,今年年初,有了在平安种植甘蔗的想法后,他首先将南方的露天种植改为温室大棚种植,用在大棚内覆盖地膜、铺设灌溉带等方法,有效弥补温度湿度不足的短板。其次,在甘蔗播种、间苗和剥叶等关键期,他专门邀请云南省的甘蔗种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日常遇到问题就通过远程视频请教,或上网查阅资料。一年下来,他逐渐摸索出适时分期追肥、强化培土、除草等一整套适宜西北地区甘蔗种植的管理经验。
“这两种甘蔗哪个品种口感更好一些?”从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游玩结束,前来体验大棚采摘的游客忍不住问道。
“都好吃,这两种分别是黄金甘蔗和黑皮甘蔗,一种汁多液甜,一种脆嫩爽口。”孙军旗随手割下一根黄金甘蔗,“唰唰”几下剥掉外皮,切成小段递给游客。
孙军旗告诉记者,依托平安区特有的富硒土壤条件,以及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等种植甘蔗的必要条件,虽然今年是第一次试种,但种出的甘蔗糖分反而比南方种植的甘蔗更高。
“甘蔗种植周期长,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种植和管护,我们种的甘蔗和云南当地的甘蔗相比,糖分很足,有着脆甜、皮薄、高产等优点,很受市场欢迎。”孙军旗说,今年以来,借着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景区的客流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尝鲜,目前销售方式仍以采摘为主,预计这一亩地的收入能达6万元至8万元,收益非常可观。
在孙军旗看来,多元化种植结构能带来更多效益。今年以来,他在承包的3座温室大棚里分别种植了西瓜、甜瓜、草莓、甘蔗等。“采用多元化轮作种植,不仅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还能降低风险、增加收入。”孙军旗说。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为孙军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农闲时节,周边的不少村民选择到他承包的大棚里干活,除草、培土、施肥、灌溉,每个季节都有活干,每个月都有钱挣。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推行良种良法,从选种、施肥到田间管理,孙军旗在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不仅显著提升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更让甘蔗这一热带作物在平安成功“落户”。
说起未来的打算,孙军旗信心满满:“通过种植,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明年计划再扩大种植规模,也引进一些其他水果,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种植事业,一起增收致富。”
监制丨胡生敏 责编丨鲁亚娟
【免责声明】
海东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未标注来源“海东日报”或未含“海东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报。
戳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