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高原渔光藻养殖基地落户海东
水塘里养鱼、大棚内种菜是人们的固有印象,但把鱼养在温室大棚里会怎么样?11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海东市平安区河湟新区星光二路1号,在由青海光子生态有限公司运行的全省首个高原渔光藻养殖基地内看到一件新鲜事:这里素有“淡水三文鱼”之称的虹鳟鱼不是养在水塘里,而是全部“住”在温室大棚内,利用鱼—光—藻复合型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养殖。该养殖模式中的虹鳟鱼生长速度是自然水体的3-4倍,12个月就可以生长到3-5公斤。
驱车来到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不是一口口波光粼粼的水塘,而是一座座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大棚。“我们的虹鳟鱼全都‘住’着阳光房。”公司生产负责人李万荣一边打开大棚大门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
走进大棚内,记者发现,这里仅有一个占地数十平方米的小水池,没有任何塘口。难道鱼儿全都挤在这么小的水池里?“这一个个pvc桶是我们的养殖池,也是它们的‘家’。”
顺着李万荣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大棚里120多个“鱼缸”整齐排列着,一个个乳白色的桶鳞次栉比,里面一群群色泽光亮的虹鳟鱼在一排排圆形养殖池里游来游去,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长势喜人。
“目前,我们总共有6个养殖大棚,每个大棚里养殖的鱼苗大小都不一样,有10克的,也有50克的,还有一个大棚是用来培育玻璃温室微藻养殖的。”李万荣说。虹鳟属三文鱼的一种,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小骨刺,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它生得娇贵,尤喜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最适宜水温为14℃至16℃。因此,相比传统水塘养殖,该基地构建了鱼—光—藻复合型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可有效控制棚内温度,让虹鳟鱼在严冬也能健康成长的同时,破解了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环境精准调控的关键技术难题。
“这么大的投放密度,鱼儿有喘息的空间吗?喂养会不会影响水质?”记者话音刚落,李万荣便带着记者来到一旁的智能操作间。通过智慧农业—国内外首套基于微藻净水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记者看到,在养殖大棚的尾水处理区有一种全新的净水设备,食指粗的电线从设备上牵出,连接着直流电源,持续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这就是循环水过滤系统。
“我们的虹鳟鱼养殖密度可以达到每吨120公斤,由于在该模式中硝酸盐不会转化成亚硝酸盐,成鱼的死亡率远低于现行的硝化—反硝化水处理模式。整个养殖过程不使用鱼药,可以实现绿色和有机冷水鱼的养殖。”李万荣介绍说。
除了实时监测,该模式还能让水动起来。在李万荣的带领下,一个个养殖池尽收眼底,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池里来回游动。“池中央的管道是出水管,两侧的是进水管,管道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池水一直流动。”李万荣告诉记者,池水经出水管流出后,水中的残饵和粪便也一并排出,先由微滤机过滤后流入生化池,再经生化片和曝气盘去除其中的氨氮及二氧化碳,随后流入供氧池。最后,供氧池内的氧气被水泵打成纳米级的碎泡,由处理后的水夹带着进入养殖池,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避免了因残饵和粪便长期留在水中导致亚硝酸盐超标进而造成鱼死亡的现象发生。鱼儿生长在清澈干净的水中、呼吸着新鲜的氧气,‘居住’环境可比普通水塘好多了。”李万荣向记者说道,由于投放密度高,养殖池里1立方米的水一年可养出50公斤虹鳟鱼,普通水塘仅为2-3公斤,效益倍增。
临近中午,到了喂食时间,在该基地就业的平安区小峡街道的居民韩桂芳与同伴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到养殖池。几秒钟后,鱼群争相抢食,水面泛起阵阵波纹。
“自从家门口建了这个养鱼厂,我就成了这里的清洁工,已经一年多了,每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我们在一起的有20多个人,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韩桂芳边喂鱼边说道。
现如今,该基地依托高原渔光藻养殖,小小的虹鳟鱼点石成金,不仅填补了省内微藻养殖技术方面的空白,还吸纳了周边20多名村民就业。据李万荣介绍,目前,该基地已出售各类大小不一的虹鳟鱼10余吨,一公斤虹鳟鱼价值80元,产值达40余万元。
“生态价值催生高附加值产业链,是这里的优质生态环境成就了我们的渔业养殖。”李万荣说。
今年以来,海东市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千吨冷水鱼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高原冷水鱼产业发展,全市冷水鱼网箱养殖14家,陆基养殖9家,池塘养殖水产品16家,养殖规模占地面积达8公顷,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完成捕捞销售975吨,预计全年渔业产值0.3亿元。
如今,具有海东特色的高原冷水鱼渔光藻养殖基地落地海东,并在全省遥遥领先,也已成为全省的朝阳产业,当地群众有了新工作岗位,渔业有了新发展市场。
“下一步,要把我们落地海东的高原渔光藻养殖技术推广到各地,让更多的渔业养殖户受益。”李万荣说。
全媒体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监制丨胡生敏 责编丨鲁亚娟
【免责声明】
海东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未标注来源“海东日报”或未含“海东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报。
戳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