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号读书人 王斌
著名电影编剧、作家、文艺批评家
编剧及文学策划代表作品电影:
《活着》《英雄》《十面埋伏》《我的父亲母亲》《千里走单骑》《霍元甲》
长篇小说:《遇》《味道》《六六年》
在一个世纪之初,人们往往对一切新的旧的事物都带上一层金色滤镜。王斌的家就是在本世纪之初入住的,入住之后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古装商业大片《英雄》。电影上映,毁誉参半,但电影影响力和对行业的塑造能力一骑绝尘。电影里李连杰不老,梁朝伟正在转型,章子怡奋力向上,张曼玉绝代风华,《英雄》编剧王斌已经住进了他位于CBD旁的新公寓,而我还是个小孩儿。“天下”的乐观写在新世纪每个人的脸上。我们都正在去往我们信仰的未来。 王斌的家是世纪初北京闻名的知识分子高端公寓,入住后张艺谋跑来拜访也掺和了点软装意见,各路顽主都来聊过闹过,这栋寓所也陪伴王斌完成了多部电影佳作和开启了独立写作之路。与此同时这栋公寓也是他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地方,在北京最热烈的三里屯和寸土寸金的朝阳公园区域,这是王斌骄傲且自由的精神属地和独自一人的日落晨昏。 很多二三十岁的文艺青年开始设计自己不与他人为伍不陷入在家庭生活的理想人生时,或多或少畅想的就是王斌如今的生活。 一个人,很多书,多个随处可卧可靠的沙发,不同明暗高矮的光源,一张定制的巨大书桌,苹果最新最大的iMac里预设着独属于家居主人的字号字体字间距,每个清晨打开文档就开始创作,不容许打断也不会被反驳,独断而专行。 发烧起来,就入手很多不同版本的昂贵唱片和改装专业的音响设备摆满整个客厅。
偷懒起来,多少天不打理家居也没关系,集中找保洁阿姨来救场就行。
我因为已许久没过过这样没有岔路口不容置疑的日常生活,所以特别感兴趣王老师在这样完全自主的生活里的样子。这是一种特别让人神往一意孤行的生活方式,饱含了自顾自得的乐趣和不用解释的放肆。
一个人的家是他的外延也是内涵,对于读书人来说尤甚。打开读书人的家的大门,就像是主人对你卸掉了攻防意识,我们得以进入他的日常起居和所有私密的角落去一探究竟。 第一是干净。在我们表达了探访意愿王斌老师接受了邀请之后到拍摄的这一段时间里,王斌对探访内容毫无干涉,只是周期性在感叹:“哎呀呀!我的家太乱了!喔喔,我看别人家都很整齐啊。” “这下子王斌的家要曝光了,我的家太乱了!收拾不出来了!我找阿姨!”“你们要失望了!阿姨来了!但也收拾不出来了!” 我们团队听到老师吐槽自己的家,想像他在这一个月中我与家,周旋久,宁做我的可爱模样,同时在我们心里许愿势必要把他的家拍得很好,不会在全国观众面前给王斌丢脸的。
结果第一个惊讶的就是那天跟着王斌推门进去,那种乱中有序,干干净净的家居氛围特别清澈。一个男人的家,可用清澈来形容,是最高级别的评价了。一个家的要素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很简单。最简单的就是自洽。王斌的家所有家居陈设都在与主人相应和,看似凌乱但隐形的秩序感特别鲜明,尤其是那个红色的旋转皮质沙发,一个男性主人的艺术人格呼之欲出。这是家和主人的融洽与表达。我们整个下午都被融化在这种家居表达当中,而这个家居场景更是长达二十几年陪伴了王斌不同阶段的不同创作身份。 第二让人惊讶的是与外界所知电影编剧和文学策划江湖声名不同,作为家居主人的王斌,家里电影生涯的痕迹特别少。少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若有一个小贼进来第一印象肯定是“这人玩音乐的”,第二印象是“还挺爱看书!” 摸摸搜搜过程中突然发现这家主人的工作照里身边怎么还有张艺谋和周润发。这仅此一张与电影生涯相关的片场工作照在我们去拍摄这一天还被扣在了书架最顶层,是我爬上书架之后自己翻腾出来的。 王斌的家里遍地是书,书在任何一个地方肆意堆放。桌子上是书,椅子上当然也是。茶几上是书,茶几下面铺陈的地毯上也是书。书漫延在这个家的每一个空间,就像他喜欢的音乐一样,充满了舍我其谁的存在感,这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观众和读者或许看过有些什么书画大家的家是这样摆放的,但我也关注过这样的家里无论如何都有一位辛苦的女主人或女性家属在日常打点维系。但王斌不是,他选择了独居,因此他的自由肆意建筑在自己身上,而不寄生在任何女人或者家庭其他劳动者的付出身上。所以他更有资格在每一个地方摆着他爱的书,再从每一个地方随意拿起书来读。家居中的自由如果是靠着释放一个人的自由同时增加另外一个人的劳动量来彰显的自由,那这样的自由就毫无意义。
王斌的自由是令人向往的,因为他的任性放肆背后,有自己需要打理的繁琐日常生活,而更显得对自由追求的可贵与执着。独居好像是月亮,月之暗面需要主人承担更多细琐的日常,月的光华才不可替代。因为月亮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球体,家庭生活也是。 第二处特别的设计是书房里有一架经常能爬上爬下的梯子,用来够到更高处的藏书。这个梯子让我见到就张口跟王老师要链接,可惜是实体店多年前买的。要链接的点在于它可以稳稳当当地坐下一人在上面翻阅图书,也就是亦梯亦椅。王斌说他会把书拿着在梯子上看看要不要拿下来认真读,有的坐在梯子上翻了翻就放回去了。你可以想象哪怕共处一室,同列书架,也只有那些真正能被男主人带下梯子的才是枕边书和案上书。这个阶梯和遴选的仪式感很打动我,在信息获取和买书藏书都变得极为容易的当下,真正要看的书仍然是敲打心灵发生若干次共振后才终究入眼入心。即使是一人生活,家居主人对自己的时间也极为珍视。即使是遍地是书,选书挑书的过程也极为严苛。这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真正好书的嘉奖。我们拍下来了王斌坐在这个小梯子上看书的画面,因为这个画面凝结了一个读书人的内在操守——他的选择、他的坚持和他的乐趣。 节目成片出来,王斌的很多观点在网上引起了激烈讨论,评论区自行站队分成两方讨论,自得其乐并且引经据典不停论战,被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天花板评论区。王斌发现我们在片中保留了他谈音乐为多,戏剧次之,读书再次。为什么谈音乐保留最多呢?因为读书也好音乐也罢都是他输入到输出的转化。王斌的输入输出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只不过是以电影、电视剧、图书和即将成型的戏剧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了他的输出。由此所有艺术形式都成为了他的媒介,其中哲学文学甚或美学都是转化再输出的土壤,音乐也是这土壤里比较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的一页。他生涯和涉猎的跨越性和寓所的时序互相关照,管窥一二之时,得以见到这个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之际,一个从心所欲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生活又如何创作的。 他的文化生活方式本身是他心向的载体,这处寓所是他灵魂的建筑。 写下了《一九八四》的英国作家奥威尔有一个看似不属于作家的写作方法,就是一部作品持续在岁月中积淀,从不实操。甚至还会在创作之前积极投身另外一种极端的生活,比如去潜心做一个流浪汉,去西班牙参加人家的国内战争。而终有一日落笔就进展神速,几个月就写完了《一九八四》,《动物庄园》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一个持续创作者而言,他的每一段生涯都是创作的前提和创作的土壤。他在他的寓所里,与这个时代共进退,同时不断提醒自己,还有更好的作品等着自己去创作。 每当傍晚到来,夕阳依旧给这个北京热门区域的地平线罩上金光。王斌喜欢高楼远眺,此刻他和他的家都沐浴在夕阳中,骄傲且自由,一起等待一个新的黎明。
文/庄婧
版式设计/ 潘振华
图&视频/《100位读书人的家》节目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