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东 最后的田园书房 |主理人手记

乐活   2024-04-23 16:10   北京  




《100位读书人的家》

家居主人档案

002号读书人 朱学东 

著名媒体人、传媒专家、作家

家居所在地 常州

撰文 庄婧


       中年人还能生活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吗?中年人还能与兄弟姐妹日常往来居于一处吗?

       这在三千年以来没有改变过的家族居住传统模式,在一百多年间的现代化进程中几乎荡然无存。所以第二集读书人的家之所以珍贵除了居室本身,除了文化生活本身,还有这个家的外延,父母兄弟、族中亲朋、同姓村民至今都还保持着几代人习惯的样子生活在一起。

       家的意义在这里被复归到传统之中,就此成为都市生活人群羡慕的传奇。


       这间书房接待过海内外无数文人墨客,这间书房的主人是著名媒体人朱学东。

       作为媒体人都钦佩的前辈,历任多家国内顶级媒体总编辑,在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隐隐于市,一种就是归园田居。朱学东两种都选了,因此他在北京有一个和妻子女儿的幸福小家,在江南老家有一个自己盖的江南书房。要提到他的两处家居是因为,一处家居是因缘现实需求和家庭建设而来的小家庭,一处却是书房主人人到中年主动回到家乡兴建的一处家居空间。

       从心理学和空间哲学的角度,在江南老家的这处书房更能体现主人对家居生活的期盼和定义。是家居主人精神境界的空间镜像。



       庭院在外面看起来和绝大多数江南人家并无不同,我找过去的时候要不是门口站满了来帮忙的朋友,或许就错过了。门口有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树下是石头的桌椅以供家人茶歇或者村人歇脚闲聊。但大门一开,情景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一个庭院,这处庭院在喜欢兄弟联建房屋或者邻居相依而建的村里非常罕见,因为庭院意味着占取空间还降低了房屋联建取暖的能力。

       房子挤在一起建是为了取暖,房子分开建中间留一处庭院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在精神上家人朋友们聚合在一起,享受更温暖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南北无差,虽然规制不完全相同,但北方典型的合院也是同样的设计道理。这一处改造的坚持同样来自于这个家庭的长子,也就是本期嘉宾朱学东。改建了庭院多年以后,朱学东开始着手设计江南书房。江南书房承载了他要回归田园和陪伴父母的双重心意,也验证了人到中年更自由任性的生活方式。


       主人的江南书房占据了庭院当中最显赫的位置,大门进去左手边就是书房的门,书房长直阔朗,有一扇大窗直接看向村里的路和门外的田。但书房并不封闭,书房的一扇内窗又对着庭院,也方便主人在书房中抬眼就能看到院中闲适或忙碌的父母兄弟。这时如果切换家人的视角,看到的就像是一幅画。在庭院葡萄架下的墙上,一幅书生读书的长画卷挂在那里。画中的人会起身会坐卧,但通常情况下他就坐在书桌前,看书写文章写书法。这是这个家庭与村中其他家庭迥异之处,也是长久以来这个家庭乃至这个村子的骄傲所在。

       1985年的秋天西朱西村少年朱学东考上了人民大学,人生第一次坐上火车就是离开家乡去北京求学,1995年青年朱学东已经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从事报刊管理工作,再后来才是大家熟悉的大刊总编辑。这个少年对于家乡的回望此时尚需岁月沉淀,还未徐徐展开,但家乡已经在他的身后为他披上了重视诗书的江南水乡看待士子时最高的荣光。

       人、家、家庭、家族、家乡的连接已经在那个时候就打好了底稿。江南书房的诞生或早或晚,有些少年离家就是离家,有些少年成长之后终究还是会回来。


       书房里面除了传统的书桌、书架、大型条案,还有一处设计最为特别——在窗旁有朱学东父亲的一个专属区域。由一桌一椅构成,家居摆设看似简单,但这个场景却很难复刻。主人父亲在这里日常看书,看向书房里头就是自己家的孩子以及孙女在伏案读书写作,看向书房外面就是自己家中良田和相熟村人三三两两走过。我是如此强调亲子共读的,也不敢奢望在自己八十岁的下午,可以有五十岁的儿子和我一起享受共读时光。所以看到这个场景最让我动容。这也是家居设计的神圣之处,这个信仰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耕读之家是从父亲这里打下的基础。


       家风如春雨,小朱学东是靠着父亲打鱼种芹供养着念书考学一点点长大。所以家居重新设计之时就还原了这个因缘序列,还原了这个家庭里的祖父最该拥有的承认和尊重。哪怕他此时已经是最老的家人,但家居设计本身能无声确认老人曾经对家庭的巨大贡献和如今子孙们对他的敬意与守护之情。

       另外一处不拘一格的设计是朱学东在整个庭院的顶层给自己的妻子建了一个茶室。这处在节目当中虽然着墨不多,但的确动人心弦。我虽然对南方的传统建筑不甚熟悉,但印象中最高处的建筑要么是梅妻鹤子的读书人给自己建的躲清闲小书房,要么是给家中祖母建的代表家主孝义的象征性亭台。作为传统江南水乡之家能想到给长媳在整个庭院最高处修建一个独立茶室真是让人赞叹。这还不止是一个茶室,应该说是围绕长媳生活工作所需建立的一个独立空间。这个空间里茶室之外有个巨大的花台,空间里甚至带有现代卫浴和另一间卧室。茶室的风景最好,可以俯瞰这个村落和看见归人。这样突破传统的改造除了朱学东本人的坚持,兄弟的相帮执行和父母的赞许支持也尽在其中。

       家的意义在这里深刻显现,家是可以扩容的,家才会变得更幸福美满。家不需要因循守旧,抱守自身家族把媳妇当成外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家居设计方案出现的。家的意义是不断丰富和不断容纳,所谓人丁兴旺门庭若市首先是把女性置于家族之中而不是姓氏之外。其实北京的长媳并不常常回来,但这个不拘规格的设计里饱含了家人对朱学东妻子的爱和尊重。

       两处惊人的设计,一处为父亲,一处为妻子,都是尊重的极致体现。


       书房是一事。祖宅是另一事。祖宅朱老师很少提起,但我们节目拍摄的时候他带我们去了现在庭院后面的原始祖宅。所以可以说朱学东的家是由前面的现居和后面的祖宅一起构成的。后面的祖宅是他太爷爷留给他父亲和叔父的,父亲叔父分别成家并肩而居,在一个院子里,同出一个大门。大门外面是果林,大门侧面是池塘,池塘在傍晚时分会染上金黄色的光晕。朱学东出生在祖宅,门外果林是他的百草园,池塘既是学着父亲捕鱼的游乐场,也是他童年顽皮差点溺水,幸得黄狗犬吠邻居相救的现场。



       祖宅的意义在今天已经变为象征,只有已经残破的墙壁门楼还伫立在夕阳余晖里。朱氏兄弟延续了这个传统兄弟共居的居住模式:同门进出,彼此帮衬,相傍相依。于是父母也有了舒服惬意的家。弟弟在父母身边勤口体,日常起居照顾得更多。兄长在外养心智,每每为家庭带来新的发展和希望。回到一道大门里来是完整的一家人,各自又居于不同朝向不同楼层互不打扰。如今第三代也在这里居住,日常可以从父兄这里多得指点,又因年轻活泼给家里带来生机与灵气。连院子里朱学东母亲养着的小黑狗都很快乐,人物生灵都能被和谐的家庭关系滋养。


       中空的院子,是家人相聚相伴的具象空间,更是朋友们来此相聚的心驰神往之地。五年前江南书房兴建一时间传为佳话,甚至海内外华人朋友回国都要来此打卡,忙坏了朱学东的弟弟朱学锋。因为朱学东虽然美食文章天下闻,但弟弟学锋才是家里的掌勺大厨,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这方庭院里享受到了久违的田园诗酒和江南家宴。



       张北海在《侠隐》里念念不忘之四合院里有天井、花树、鱼缸和月亮。朱学东每次举办江南家宴时,院子里有水井、圆桌、小狗和刚刚由母亲从门口割回来的韭菜新鲜上桌。微醺时刻透过葡萄架仰头上望的一轮圆月也曾令张北海缱绻不已。弟弟学锋的手艺了得,发小亲朋们带来的鳝鱼新鲜,爆鱼美味。可主人又要说这些美食美酒都得有些序章才能更加美妙。那个序章就是家和家人共居的这个场所,就像朱学东在节目当中家宴上那句致辞:“葡萄架下、水井边上、秋风习习、美食美酒”。

       先有家,有家人,才有吃食和美味,有知交友人和层层叠叠可供回忆的闪亮时光。


       在去拍摄的前一周我们得知朱学东的江南书房要拆迁了,这是看到葡萄藤蔓时没法脱口而出“等葡萄熟了我也想来尝尝”的原因。众望所归的江南书房应该还会以其他方式重建,但依托在祖居之上的这一处田园书房将成绝响。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心境,与朱老师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饮下美酒。

       那个秋夜在月光下我们心照不宣重复了一遍世代相传的江南水乡宴饮方式和耕读之家待客之道。夜凉如水,颔首相庆,觥筹交错,主人感谢远道而来,客人感谢盛情相待,不提离殇,这是一种士人们最基本的情操。



       最早看出人对自身幼年生活和故乡的情切是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林语堂他好想家,也许他也想妈妈。林语堂的这个家的意义就极为宽泛。宽泛到没办法在此全然描述。但好在《100位读书人的家》才刚刚启程,我们的探访之路也才踏上起点,在一百种当代中国文化生活方式中,一定包括了人破除万难千方百计也要和故土紧紧相依的生活方式。也许也会包括人用尽全力离开故土再不复归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互为注脚与引证,共同描绘了人与家的更多维度,也把个人史、生活伦理史、家的变迁史一同准确汇入了我们所共有的历史当中。




文/庄婧

版式设计/ 潘振华

图&视频/《100位读书人的家》节目剧照







瑞丽家居设计
离你最近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