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人工智能社团于CJ203教室举办了“如何在本科阶段写出一篇AI类顶级论文?”主题分享活动。活动邀请了谈伟伟、张灏翔、汪琳丰三位优秀学长就本科阶段如何选择导师、参加科研以及发表论文等内容分享交流经验,来自计算机、通信等不同学院的近20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人工智能社副社长江子恒主持。
谈伟伟,以专业第二的成绩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学院。曾在复旦实验室、作业帮智能视觉技术实验室工作,本科期间参与过多项科研,并在SCI、CCF - A、CCF - B类等会议上发表论文,目前正在进行AI安全相关的研究。谈学长首先阐述了做科研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明确研究方向、挑选合适的导师以及高效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他强调,科研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而非简单堆砌模块,同时建议多读论文并勇于质疑,通过精心构建论述和实验验证来支撑自己的方法论。
汪琳丰,本科期间以专业第三的成绩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DI Lab。本科期间曾在沈礼权教授实验室工作并发表一篇中科院二区期刊论文,也曾在徐树公教授GREAT实验室工作,有丰富的科研经验,目前从事时空序列的研究并在蔚来能源产品部ALG算法组实习。汪学长在活动中鼓励大家:“Be confident and be passionate for what you love.”他为众多科研新手普及了基础知识,包括区分做科研与做项目的不同、掌握做科研所必需的技能和工具,以及有效阅读文献的方法。他特别指出,对于某一研究领域,阅读10篇论文可以初步了解该领域,阅读20篇则算是初步入门,而要达到能够形成自己见解的程度,可能需要阅读30篇乃至50篇论文。
此外,主持人江子恒学长也简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他提到自己利用两个暑假的时间成功发表了两篇EI论文,鼓励在场的学弟学妹们尽早接触和了解AI,多读多用AI,因为这可能会为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机遇。
张灏翔,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两篇CCF - B级会议论文,同时参与多项CCF - A级会议论文的相关工作,目前正在国内顶尖的AI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AiLab实习。张学长分享了他对于如何撰写并成功发表高质量文章、以及如何有效讲述科研故事的独到见解。他着重强调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科研论文从资料搜索到最终发表的整个流程,这其中包括高效阅读文献、创新改进研究方法、团队合作以及导师的指导作用。张学长鼓励科研新人勇于面对挑战,保持自信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位学长的分享内容丰富且实用,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通过这次分享会,大家深刻认识到做科研、发表论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的过程,不仅需要广泛阅读海量论文和进行大量实验,更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来,明确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投入的事业。许多同学表示,此次分享会使他们受益匪浅,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今后人工智能社团将举办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帮助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融媒体部
撰稿 | 赵子畅
排版 | 张易凡
审核 | 王静怡 江子恒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