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从近地轨道到冥王星,从漫步地月到遨游太空,人类肯定了宇宙的壮丽辽阔,也显得自己如此渺小的无力。但我们依旧一往无前地前行,破旧而着,在这一场场危机四伏的探索里,我们不小心错过了一些人,那些人曾经是我们的同伴,如今却只能独自飘摇在宇宙中。他们的宇航服裹挟着逝者的肉身,躲避了无数撞击却始终没有回到地球,旅程终究会有终点,但宇航员的尸体最终能安息在地球上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自己和生物送入太空,以探索未知的星系、天体和宇宙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与研究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但真正的太空时代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开始了太空竞赛。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随后,
苏联成功将流浪犬莱卡送入太空,
接下来,美国也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其他星球上登陆。此后,美国继续进行了一系列载人和非载人的太空探索,包括建立了国际空间站。
然而,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牺牲。在航天探索的历史上,很多人在试飞、测试、实验等环节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1986年发生了空难事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而在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也发生了空难事故,中七名宇航员同样不幸罹难。
这让人不禁好奇,那这些遇难的人最终“回家”了吗?还是永久飘荡在太空之中。如果飘荡在太空中,他们尸体会腐烂吗?很多人想知道,
要是一个人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发生什么?
随着美国完成载人登月的壮举,苏联放弃航天争霸,将重心放在了具有实用性的宇宙空间站上。1971年,联盟11号搭载3名宇航员,他们将在空间站执行为期23天的任务。从发射到对接的过程非常顺利,3名宇航员也在空间站完成了任务,为苏联传回了宝贵的数据。
在返回的时候,由于返回舱的空间面积狭小,宇航员们没有办法穿上臃肿的宇航服,只能穿工作服进入。理论上来讲,苏联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应该不会出现意外,所以官方为了节约建造成本,才将返回舱制作得如此狭小。
但是返回舱和轨道舱脱离的过程当中,由于巨大的气压差,返回舱的气压阀门被震开。舱内的空气逃逸速度惊人的快,大约30秒的时间,内部就没有了氧气。
大约40秒的时间,返回舱就已经接近真空环境,当中的3名宇航员几乎没有反应的机会,就因为血液沸腾而死。大约过了3分钟的时间,返回舱当中的气压降到了0。尽管联盟11号当中的仪器都在正常运行,而且飞船也安全返回了地球,但是当中的宇航员全部丧命。
此次事件被列为人类史上最惨痛的航天事故之一,给后人们一个血的警醒。不穿宇航服会发生什么?
如果宇航员不穿宇航服直接暴露在太空,他们将没有丝毫生还的可能。我们先来了解太空环境有多么恶劣,你就知道为什么太空生还的几率为0了。
首先,太空环境是没有氧气存在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无法呼吸,很快就会因为缺氧而死。氧气是人体必备的气体,它能够促进人类血液循环和各种器官的正常运行。
如果是在真空环境当中,由于气压差,人体当中的气体会与真空进行交换,使内外部气体保持平衡。没有了氧气,各类器官都无法正常工作,引起组织细胞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大脑等器官坏死,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最终导致死亡。
通常来讲,一个成年人失去氧气后,大约4到6分钟就会死亡。而身体器官大约在2分钟到3分钟就开始有所磨损。当然也有一批特立独行的人种,他们就是生活在南亚,脾部巨大的巴瑶族人,可以憋气10分钟,让人啧啧称奇。
与憋气不同的是,太空环境将人们身体的氧气“抽干”,一旦暴露在太空,身体的器官便会迅速损坏。人们在太空当中,因缺氧而死的时间大约为1分钟。实际上,人们暴露在太空并不会憋死,而是在此之前因体液沸腾而死。
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也就越低。真空环境的气压为0,也就是说,人体的温度都足以将血液加热至热腾状态。人体血液沸腾之后,会导致血管当中出现大量气泡并且膨胀,由于血管壁的韧性不足最终被涨破,造成严重的内出血。
血液循环失效也会导致身体当中的多个器官停止运行,最终死亡。这是一个相当迅速的过程,当初的苏联宇航员从接触真空环境到最后死亡,不过20多秒的时间。可见,真空环境有多么可怕。当然,这仅仅是恶劣太空环境的冰山一角,当中还有高温和低温。
如果是在地球运行轨道周围,被太阳直射的温度高达200到300摄氏度,而未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低至零下270摄氏度。当然,要是在水星轨迹附近,太阳直射温度可能会达到400摄氏度。
这是因为宇宙中绝大部分热量都来自恒星,它们的辐射由远及近,温度也逐次攀升。没有被恒星辐射影响的区域,则不会存在热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绝对零度。
由于热量具有传导性和残留性,绝对零度只在理论当中存在,即使在最深邃的太空,温度也在零下272摄氏度左右波动。因此,如果人们直接暴露在太空,朝阳面和背阳面带来的温差,会瓦解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核心温度严重受到影响,最终危及生命安全。
之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能够直接接受太阳的辐射,是因为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此时照射到人体上的太阳辐射和本源对比已经若有似无了,但是要注意的是,依然不可在阳光下久久暴晒。总的来看,太空对人类的影响简直无法用恶劣来形容,拥有一件宇航服显得如此重要。
宇航服能够隔绝内外的气压差,而且还能调节内部的温度,给宇航员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有数据显示,一件宇航服的造价大约为3000万美元,如此昂贵的成本,让许多国家望尘莫及。光有资金还不够,还得有技术才行,当今世界上,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我国就是其中一个,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成功突破了各项技术壁垒,助力我国航天领域的发展。
很难相信,作为航天领域必备的“神器”,灵感来源竟然是一位美国的冒险家。上世纪30年代,美国冒险家波斯特乘坐飞机升到同温层(距离地面10km到50km之间)。为了应对高空环境,波斯特设计了一款名为高空飞行压力服的设备,效果十分理想。
航天领域兴起后,人们发现太空的环境比想的还要恶劣,如何将宇航员送到太空并且安全返回,成为了所有科学家思考的一个问题。有科学家想到了波斯特设计的特殊服装,于是顺着这个思路研究,第一代宇航服问世了。第一代宇航服采用的是经氧化铝处理的强化尼龙,并且还在外部涂上一层氯丁橡胶涂,能够很好地隔绝外界温度。
但是由于技术并不成熟,当内外的气压差过大时,宇航员难以活动。在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进程当中,科学家又对宇航服进行了多次改良,如今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现在的宇航服当中有一个恒温系统,能够将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区间。
并且当中还有少量的食物补给和氧气补给,在紧急时刻可以维持宇航员8个小时的生存需求。为了解决宇航员的排泄问题,当中还设计了专门的尿抽装置。可以说如今的宇航服十分的人性化,宇航员穿着它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几乎不会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
根据资料记载,目前并没有漂浮在太空中的尸体。虽然在航天史上曾经发生过宇航员牺牲的事件,但是所有的宇航员遗体都在回收时被妥善处理了。不过我们能从两种情况来探究,飘荡在太空中的尸体会不会腐烂。一种是穿着密闭完好的宇航服,一种是宇航服被损坏。
如果宇航服被损坏,就导致宇航员身体暴露在太空中,他们的尸体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腐烂。因为在太空中,没有氧气和水分,这是许多微生物所需要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开始分解尸体,也没有空气和水来帮助分解。相反,在太空中,尸体可能会变得干燥和冻结,但它们基本上不会发生明显的腐烂过程。那如果宇航服没被损坏呢?尸体或许就会有一定程度的腐烂,这和宇航服的构造有一定关系。
宇航服的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科技含量,以确保宇航员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比如,一些宇航服中会使用特殊的纳米材料,以提高其强度、耐磨和耐用性。同时,一些宇航服还搭载了智能材料,可以根据周围的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其隔热性能,从而为宇航员提供更好的保护。
太空中的温度极低,而当宇航员执行任务时,他们经常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因此,宇航服必须能够提供充分的隔热保护,以确保宇航员不会受到低温的影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宇航服通常由多层材料构成,其中包括了工程聚合物、防撕裂材料、玻璃纤维布、焊接钨丝和微孔隔热膜等组成部分。这些材料都能够有效地隔绝太空中的极端温度,并为宇航员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
太空中存在大量的电磁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如果宇航服不能有效地隔离这些辐射,宇航员就会受到辐射损伤。为了提供这种保护,宇航服中通常会添加金属板或其他防护材料,以吸收和反射辐射。例如,防辐射衣的内部通常会包含铅片,而外部则涂有隔热涂层,以保持宇航员的温度稳定。
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呼吸新鲜的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宇航服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密封性,以确保氧气不会泄漏出去,同时也不会让外部污染物进入宇航员的体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宇航服通常采用多重密封系统,其中包括了软质密封、硬质密封和接头密封等多种形式。同时,宇航服的面罩和头盔也必须能够完全封闭,以确保宇航员能够呼吸干净的氧气,同时避免被外部物体碰撞伤害。就这以上三点造成的宇航服内的环境,就足以让尸体产生一些变化了。
当宇航员死亡后,他的身体将不再产生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宇航服内部的温度将逐渐降低,直到与外部太空中的温度达到平衡。在太空中,温度极低,可以达到绝对零度(-273.15°C),但这种情况只有在真空条件下才能实现。
宇航服通常由多层材料构成,包括保温材料、防护层和隔热层等。这些层可以帮助减缓温度下降的速度。此外,在宇航服内部还有一些设备,例如电池和其他电子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热源,从而进一步减缓温度下降的速度。
根据NASA的研究,如果宇航员死在完好的宇航服中,并且没有外部损伤导致气密性受损,那么宇航员的身体温度将以每小时约1.5°C的速度下降。因此,即便太空中温度很低,但由于宇航服的保护,尸体依然会产生生物和化学反应。例如水分流失和脱水,但也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经历完整的腐烂过程。
由于缺乏新鲜空气和正常的环境条件,尸体可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例如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而是会进行产气发酵,导致尸体产生恶臭气味。经过漫长的年月,太阳释放出大量的光和高能粒子,这些粒子可以穿透宇航服表面并损坏宇航服内部的材料,导致宇航服老化破裂。或者在飘荡在太空中,宇航服被飘微小的撞击或摩擦,导致宇航服破裂。宇航服内的水分和空气瞬间流失,尸体便开始永远漂浮在太空中。
由于太空中几乎没有空气,尸体会很快脱水并变得干燥。接着,太阳辐射会导致尸体表面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其逐渐变得脆弱。在长时间的暴露下,尸体可能会被高能粒子击穿或者分解成更小的碎片。
综上所述,尸体在太空环境中,其阶段和可能结局:
1、被无机化,白骨最终也会粉碎;
2、爆炸,包括高温高压爆炸和撞击爆炸;
3、被天体捕捉,有大气层会被燃烧,无大气层也要看天体表面的温度,就算能降落到地面,也会爆炸而粉碎;
4、长期性冰冻封存;多是3的一个阶段过程;
5、永久性冷冻封存,可能性最低,需要不受外部条件影响,温度也要低至绝对零度以下,不然难逃布朗运动的分子级分解。
截止到2018年,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豪迈征途上,全球共计有30名宇航员英勇牺牲——在太空中牺牲的宇航员18人,其中苏联4人,美国14人。
在宇宙中,人类的存在微不足道。然而对于那些勇敢地踏进宇宙探索之旅的人,我们应该感到敬畏和尊敬。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为了推动人类的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他们冒着极高的风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即便有些勇士最终牺牲在未知世界中,我们也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和奉献,并永远怀念他们。毕竟,正是这些勇士的无私付出和探险精神,让我们更加了解宇宙,更加珍视我们在这个宇宙中的微小生命。或许也正因如此,各国才不留余力的将这些英雄的遗体从太空带回家,让他们真正得到安息。
尽管宇航员的尸体不会永远留在太空中,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我们不断前行。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危险,我们不能退缩和畏惧,而是要勇敢前行,勇攀科学的高峰。正是这种探索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才让人类的梦想照亮了星空,
照亮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