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认为汤不仅好喝,也是营养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营养都在汤里面!“大骨汤”补钙得很!饭前喝汤比饭后喝汤好……
但事实上,这些关于汤的认识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这些喝汤误区,你犯了吗?
营养都在汤里,汤比肉有营养?
“汤比肉有营养”这个错误的观点不仅老年人有,很多中年人、年轻人都有,实际上——汤的营养远低于肉,别再只喝汤不吃肉了!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过量饮用甚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在熬制鱼汤、骨汤、肉汤的过程中,虽然会溶解出少量的蛋白质,但同时也会溶解脂肪和嘌呤。如果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质,却摄入了不少的嘌呤、脂肪和盐。
煲汤时间越长越有营养?
长时间煲汤不但会使食材的营养流失,还会导致汤中嘌呤、脂肪含量升高,不利于健康。
蔬菜汤煮至食材稍微软即可,肉类汤烹煮1小时左右最佳,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
汤越浓,营养价值越高?
有些人对乳白色的浓汤有一种执念,认为这种汤特别“滋补”。
实际上,汤呈现乳白色的原因,是脂肪在熬制过程中发生了乳化,脂肪微粒由于光线作用而呈现出乳白色,这与汤的营养价值多高并无直接关联。
长期大量摄入这类脂肪高的汤品,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等造成损伤。
汤越鲜越好?
越是鲜美的汤,其中的肌酐、肌酸和嘌呤等含氮浸出物就越多。这些物质过量摄入会增加我们机体的负担,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补钙就喝“大骨汤”?
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骨头汤是个好东西。骨头、骨油富含钙质,拿来熬汤岂不是大补?实际上,骨头汤味道鲜美,其补钙效果却微乎其微。
骨头确实含有大量钙质,但难以溶解,人体吸收更是困难。据检测,1公斤排骨熬成的骨头汤中,钙含量只有15毫克,不及骨头中的万分之一。至于骨髓和骨油,它们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过多摄取反而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有人认为如果吃饭前喝点汤,吃饭的时候就会吃得少,对减肥有帮助。但实际上,胃需要20分钟才能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也就是说喝汤后还需等待20分钟再吃饭。而饭后喝汤,则容易导致过量进食。
至于是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取决于个人喜好。
掌握这3点,喝汤更健康
喝汤也要吃肉:对人体好的绝大多数营养保留在肉中。
少放盐和油:盐多、脂肪多的汤,对于控制血压和心血管健康有不利影响。
别喝太烫的汤: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喝汤温度太高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建议汤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5℃。
虽然汤很鲜美,能暖身暖胃,但为了健康,大家仍需适量饮用。
/健康科普
微信改版了
没有星标的订阅号推送会延迟
并且只能看到标题和小图
对不起,没有『星标』
我们的距离真的很遥远
按照下面三步
为我们点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