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一姐”汪沙:4年半20000公里,全马248不是终点

美体   2024-11-29 21:58   福建  

跑步4年半,

20000公里,

全马248.25,

半马120.55

......


跑步之于汪沙,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杂糅着天赋与勤奋的梦。


她做过空姐,干过销售,现在在上市公司做采购。从湖北咸宁到北京,再到湖南株洲,兜兜转转走过了这么远的人生路,眼下,她在株洲安定生活,也在这里找到跑步这个爱好。


从最初跑400米“觉得自己身体快散架了”,到全马PB248,汪沙的天赋与能力在此处得到了昭然的验证,但她自有知觉,就像她藏在衣服下面的六块腹肌,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日积淀得来。


自 2020 年起,其间诸事,汪沙皆了然于心。2020年至今,此间发生什么,于汪沙而言似乎都了熟于胸。从她飒爽的口气里听不出更多的情绪,只有事实——现在,她是当仁不让的“株洲一姐”,亦是仅次于黄菲的湖南马拉松最速女跑者。


从全马破三到突破250 ,她连续两年完成了给自己制定的年度目标,尽管追逐PB的过程中,遗憾、挫折、意外都被她迎头赶上,但支撑她一路跑过来的那个声音,一直是“从哪里跌倒了,就在那里歇一会儿,再爬起来接着跑”。


以下,是汪沙的讲述。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Vol.21#株洲 

          都市白领  汪沙           




01

都跑路了,那马路不会跑路吧?


关于跑步,我以前只是个旁观者。

身边有个小伙伴告诉我,他一年跑了1000多公里,我当时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但还是挺羡慕的。

那些年,我为了保持体型,去过健身房,游过泳,练过瑜伽,但就是跟跑步都不沾边。

2020年,疫情按下暂停键那段日子,健身房跑路了,汗蒸店跑路了,美容店跑路了,就连充了钱的包子铺都跑路了......当时我在想,办了这么多卡,都跑路了,怎么都让我遇上了呢?

那些日子,感觉自己免疫力也很差,三天两头感冒,天天窝在家里。我就想,要不然我就去跑步吧,这大马路是绝对不会跑路的,我的腿也不会跑路的,是不是?

当时,我还是个两岁多孩子的妈妈。


2020年5月底,第一次跑步,没经验,跑了400米,但一冲出去,就相当于是用身体的极限在冲,很快的速度,而不是慢跑,累得不行,感觉身体都快散架了,就回去了。

第二天,有点不甘心,我就想着跑慢一点,好像明白了一点要去分配体能了。那时,我还没有运动手表,就用手机上的咕咚APP,7分配,边跑边玩,绕到菜市场去买个菜,再跑几公里,再遛达回家,第二天就能跑10公里了。

一个月后,我找了个小伙伴带我测试半马距离,我已经能跑到147了。朋友说,“感觉你还是有点天赋的啊。”

我想了想,小时候也没有接触过什么运动,但生完孩子健身游泳这两年,可能也会锻炼到我的力量、柔韧性和心肺功能。

但对于一个跑步小白来说,我也不知道半马距离跑到147意味着什么。那会儿的我,啥也不懂,不知道穿跑鞋,也不会穿压缩裤,跑步都不知道要带水,更别提带能量胶了,6月份的天气,一路上都没喝水,渴得要死,忍着忍着也就跑完了。

我还记得,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喜欢穿一件防晒衣,后面背着好大一个带帽檐的帽子,跑起来甩过来甩过去,现在回看视频,觉得自己好傻。

但,跑了这一个月,我就喜欢上了跑步。




02

4年半,20000公里


跑步四年半,我只停跑过2次,一次是因为髂胫束综合症,一次是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其他任何时间,我都没有停跑超过4天。

回想起我跑步的第一年,那时我还没有掌握任何技巧,只是随心所欲地跑步。

跑步第10个月,2021年4月11日,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怀化洪江黔阳古城半程马拉松,第一个半马,134完赛,就拿到了奖金。

仅仅一周之后的郑开马拉松,我的第一场全马,印象中是个高温天,一路暴晒,发枪很晚,我记得跑到11:58左右才冲过拱门,3小时24分完赛。

虽然是首马,但那场比赛我跑得并没有很难熬,挺顺畅的,只是有轻微掉速,也没有抽筋,但后来我才明白,那时候我的心率就是顶不起来,才159,这说明我的心肺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虽然当时对比赛还是一窍不通,但两场比赛,一场首马,一场首半马,挣了1000多块奖金,给了我极大信心。

2021年8月底,我加入了一个线上训练营,终于算是有了教练。之后那两年,我觉得是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更科学,更系统,训练计划更到位。

回头想想自己闷头跑的那个阶段,走出门抬腿就跑,快也快不了,慢也慢不下来,心率永远在150左右,一个折中的配速,那样的训练效果是极差的,人也很累。但现在,我懂得了要如何控制心率,坚持慢跑提升有氧能力,要慢的时候必须慢下来,但跑强度时又必须跟得上速度,把心率顶到位。

从半马134-130-126-120,我肉眼可见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现在,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采购,工作时间相对稳定,很少出差、加班,上午8:30上班,下午5:30下班。

当下的生活里,秩序感对我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工作、生活作息、饮食还是训练,都是非常规律系统的。

平日里,我遵循着严格的作息时间,每晚9点睡觉,清晨4点半起床,准备出门进行晨跑训练。

在赛季繁忙时期,我每周的训练天数可能会达到5天。在比赛前一天和结束后的那一天,我通常会选择放松休息,专注于身体的恢复,并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上。


▲(滑动查看)2024肇庆马拉松,纵使C区出发,不服输的我照样可以突出重围,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尽力了足矣。

然而,在夏季训练期间,我的训练强度相当大,一个月可能只休息2-3天。株洲的夏天酷热难耐,而我又天生怕热,一个夏天下来,中暑的次数能达到七八次之多。在深圳马拉松和岳阳马拉松的比赛中,我都曾遭遇中暑的情况,直接坐上了救护车。

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中暑,休克到不省人事26分钟,醒来时再救护车上,在医院抢救室待了一天。

说回到训练,每天的晨跑,我都会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17至18公里的慢跑训练,每月的总跑量超过400公里,夏训期间月跑量突破500+。到了周末,我通常会安排一次长距离跑,这时我会更早起床,大约3点多就起床,4点开始跑步。这样的长距离训练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而到了6点就已经很晒了。

▲2024年月跑量记录,在最热的七八月,我练得也是最狠的。


尤其是在夏天,经常跑着跑着,就有了中暑的反应,发抖,呕吐,眼前发黑......尽管如此,我总觉得如果就此放弃,那么整个训练课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我的信念是,即使训练的质量无法完全保证,我也一定要确保训练的量。

例如,如果教练安排了36公里的训练,我可能在跑到25公里时就已经感到中暑,体感温度高达32至35度。这时,我会选择停下来,喝一些藿香正气水,稍作休息,然后继续坚持跑完剩下的10公里,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我天生有些低血糖,本就比一般人更容易中暑,夏训时真的是拿藿香正气水当续命水,是不亚于电解质的补给。

在我的生活中,跑步已然是重要的部分。20000公里的坚持,除了不断PB的成绩之外,也让我收获了健康的身心,6块腹肌和紧致的下颌线。


▲我从长跑中找到了乐趣,每跑一步都有收获,那是一口气跑完42.195公里的自信,那是一点点消灭肚子上赘肉的满足感。



03

从300到250,连续两年完成目标

  
我是湖北咸宁人,现在是株洲媳妇儿。

大学时,我在北京读书,毕业后在首都机场国航做空姐。之后,我回到湖北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偶然一次机会去株洲出差,对这里印象极好,很喜欢。考虑到株洲距离我的家乡咸宁并不遥远,我很快做出了决定,选择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和发展事业。

之后的故事,工作、嫁人、相夫教子,平平淡淡。


▲今年妈妈生日那天,主打一个开心。本来答应了老妈不跑步,没管住腿,趁她没起床还是出去溜达了66分钟,回家正好被逮了个正着,但她看到我浑身暴汗,满满的心疼,说我有点成绩,太不容易了。


直到开始跑步后,生活才起了变化。

年复一年,我的生活就有了很多持续、精进的目标。比如,2023年,我的目标就是半马突破123,全马突破300,去年我都做到了。

大家都说,破三是一个大坎。的确,有时候,并非做了完全的准备,就一定能达成目标。我是在2023年的常德马拉松完成破三的,但比赛的过程却并不顺利,跑到后面,肚子岔气了,很难受,持续了大概5公里左右,我只能跑一会儿走一会儿,02:59:56,几乎是压着3小时这个时间破三的。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全马257左右的水平,对于这个成绩,我自然是不满意的。

来到2024年,我又为自己定下了新年新目标——全马要破250 ,半马要破120。

讲真,今年的夏训,我练得很扎实。但比赛中,就是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


▲今年的夏训,练得狠,也练得扎实。

夏训后第一场大赛——衡水湖马拉松。前半程跑到124,感觉还算不错。但随着比赛的进行,我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在补给方面。

由于我当时参加了锦标赛,我的补给都是装在特制的瓶子里,和能量胶绑定放在指定的补给点,但当我比赛途中去拿补给时,却发现我的补给不翼而飞,被谁拿走我也不得而知。我只能像其他选手一样,从公共补给桌上拿取补给,但我的能量胶已经没有了。

后半程比赛,逆风,衡水的温度急剧上升至22度,没有能量胶补充的我跑得愈加艰难,节奏完全被打乱,跑得稀里糊涂,完全没有发挥出我应有的水平,终以252完成了比赛。

再来,又一场冲击250的目标赛事——南昌马拉松。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南昌,吃得饱,睡得好,没有伤,状态也不错,但却遭遇了自己最怕的高温天,这真是算不准的困难,眼看着冲击250无望,我便留足了余力,并没有透支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去冲个成绩。


▲今年株洲马拉松,生理期最难受的时候,雨战,爬升也不小的赛道,255拿下。


衡水冲击250失败,南昌冲击250再一次失败,我是真的很不甘心,便决定背水一战去跑一周之后的常德马拉松。

背靠背跑全马,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这是第一次。但身体的直觉告诉我:我的状态非常好。南昌全马之后的几天,无论是进行有氧慢跑还是间歇训练,我都感觉到自己的配速比以往更快,身体感到轻松,且没有疲劳感。


每一次准备突破大关的赛事,我的心态一定是求稳,进而在稳中求进。在常德,也是一样,全程配速都很稳定,358-400,能快也不冒进,以免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出现体力不支,导致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终于,在去年完成破三的常德柳叶湖马拉松赛道,我再一次完成了突破250的心愿,02:48:25。虽然是一场背靠背的全马之战,也并不是我的目标赛事,但我跑得游刃有余。


▲国际第7,国内第2,我第一次在比赛中跑出负配速。


我心里很明白,这个成绩,并非我的极限,在常德,我没有拼尽全力,只是想在求稳的前提下突破250。

在已将PB刷新至248的当下,我打算在下个月再去冲击一次PB,下一次,我可能会跑得激进一点,即便“爆胎”了也无所谓。

毕竟,这一年,我已经完成了2024年的既定目标。

全职工作,下班带娃,在线上教练的指导下自己训练,我总怕时间不够用,所以重视每一次跑步的质量,不管是自己跑还是周三与跑友聚跑,我对待训练都很严谨、系统、专注。

可能是因为性格的缘故,虽然有过失败,有过遗憾,但我好像从来没气馁过,就连“不想跑”的念头都没有过。我的想法一直都是:从哪里跌倒了,就在那里歇一会儿,再爬起来接着跑。

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什么时候可以再次突破?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vv

编辑:槠洲

设计:viuviu

图片:受访者提供



VOL.21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

这是【“城市一姐”系列报道】的第21篇


我们尝试在这个栏目里,聚焦那些顶尖的非职业女性跑者,讲述她们的跑步故事。但在跑步的语境之外,她们也都有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职业身份和家庭角色,也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倾注精力与时间。


跑步成为汇入生活的一条支流,不断拓宽着她们的生命体验,步履不停。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
(点击👇姓名阅读相关人物报道)

福州一姐张水华长沙一姐黄菲上海一姐周瑞芳北京一姐杨梦琪武汉一姐熊娟杭州一姐唐晓芳日照一姐陈为芬重庆一姐冯丹深圳一姐朱卿嘉兴一姐孔洁厦门一姐黄雪梅郑州一姐朱冰莹台州一姐潘红苏州一姐多琳兰州一姐马学萍金华一姐 唐红芳合肥一姐姚玉舟常州一姐崔言言东营一姐孙艳君绍兴一姐丁璐



你还想在这个栏目看到哪些跑者的故事
留言告诉我们吧
🎙️



-END-


马拉松跑步健身
专注于马拉松、跑步、健身的自媒体平台。 关注马拉松路跑赛事动态、热点、资讯; 精选跑步训练技巧、技术、损伤、恢复; 分享跑步心情、跑者故事、跑者人生; ......这里的一切,与马拉松跑步健身有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