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为了反对《八国通牒》,北京数千名爱国学生和群众上街游行,当队伍行至铁狮子胡同1号,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几个士兵突然端起枪向游行队伍扫射,顷刻间,数十人倒在血泊中。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走在队伍前面的学生叫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年4月12日,鲁迅发表传世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对刘和珍短暂而非凡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天安门集会
学生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游行群众与段祺瑞政府卫队对峙
遇害学生的遗体
烈士刘和珍
文章大笔如椽,感情充沛,历久弥新。与其说《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祭文,倒不如说它是一剂救世良方、一支冲锋号角。《记念刘和珍君》是一曲进步青年的挽歌,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是一纸控诉无耻政府、下流文人的血泪状,是一笺自我反省的自嘲诗,是一份国民麻木的诊断书,是一剂疗救非人间社会的药方,是一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冲锋号。
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是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光读书是不够的,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就是说青年学生对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应该关心。献一份微薄之力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爱国行为。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要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国才有家,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才能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习本领。
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祖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而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是我们的责任!要知道,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就能像雄鹰一样飞向太阳,搏击长空!
编辑:孟 晨
责编:杨安鼎
审核:苟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