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热是指持续发热超过两周,但体温不超过38℃。长期低热的病因以感染为常见,如结核病、风湿热,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局部病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活动期肝炎、血吸虫病等此外,严重贫血、恶性肿瘤、慢性白血病、胶原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等均可出现长期低热。
包括神经医学上还有一种叫“功能性低热”(功能性低热、夏季低热、感染后低热)。
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对低热一时不能查明病因,必要时还需要予以治疗试验。
中医认为,低热是由外感、内伤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由于感受的外邪的不同,因此有邪入少阳、湿热伤表等不同证候。内伤发热,由于五志动火,房劳伤肾,劳倦伤脾,以致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因此有阴虚阳扰、血虚气越、气虚阳浮等不同证候。此外,瘀血内停,阻碍气血之正常运行,使体内阴阳失调也能导致发热。
辨证治疗
邪入少阳
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这是因为外邪侵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所致。
推荐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或党参9克)、半夏9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4枚。
湿热伤表
表现为:低热,午后热甚,头身困重,胸闷脘痞,口苦,口黏,渴不多饮,肢体酸楚,汗出不畅,或见恶寒,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多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困遏肌表,卫气失和。
推荐三仁汤加减。杏仁10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后下)、竹叶6克、厚朴6克、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
阴虚阳扰
表现为:午后或夜间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少寐,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由于阴液亏虚,不能制阳,虚火内生,扰乱机体而发热。
推荐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6克、鳖甲15克(先煎)、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气虚阳浮
表现为:发热,劳累后加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主要是因为气虚,阳气不能内守而浮越于外导致发热。
推荐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人参(或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
血虚气越
表现为:低热,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是由于血虚不能涵养阳气,阳气外越而发热。
推荐归脾汤加减。白术9克、茯神9克、黄芪12克、龙眼肉12克、酸枣仁12克、人参(或党参)6克、木香3克、当归9克、远志6克、炙甘草3克。
瘀血内停
表现为:午后或夜间发热,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口干不欲饮,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或有瘀斑、瘀点,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因瘀血阻滞,气血不通,壅遏化热。
推荐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6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6克、柴胡6克、枳壳6克、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