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选取赤坭镇蓝田村中洞中心路6号绿沃川空中草莓园北侧空地作为新型农房建设试点,采取“屋顶光伏+MIC模块化”前沿模式,打造“功能现代、结构安全、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农房,驱动新农房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农房的建造效率与品质,为成片、连片集中规划建设新型农房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贡献花都力量。
一、聚智谋划重塑新型农房建设“新面貌”
坚持科学布局的原则,编制《花都区新型农房设计指引及户型方案图集》,与设计团队深入调研村民基础信息和居住空间需求,为新型农房模块化设计、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提供依据。以适用、经济、节能、美观为原则,向村民提供多种户型选择,为村民住宅建设方案提供参考和选择。
秉承“被动式优先、主动式优化”核心理念,创新型采用以天井为核心的布局手法,既深刻展现岭南文化元素,又显著提升采光通风性能,减少能耗,实现被动式节能。巧妙融合BIPV光伏节能系统和节能设备,构建“自给自足、余电并网”的绿色能源循环体系,预计年发电量达15000kwh,为农房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管理提供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制定《花都区新型农房建设试点方案》,明确新型农房试点项目的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和实施保障,保障和推进新型农房建设进度。
二、科技创新助力新型农房建设“新路径”
新型农房采用地下桩基加条形基础的方式确保结构稳固,依托中建四局生产基地板式构件生产线和模块化双皮墙结构体系,采用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建造、管线集成化、信息化管控,确保达到毫米级精度。墙体通过后浇混凝土结合中国传统卯工艺将各部件、各模块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实现墙体、模块、结构的体系化构建,相比传统农房在结构安全及抗震效果上有更好的保障。
以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为核心驱动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并试点实施现场模块化拼装技术,形成绿色低碳建材、装配式预制构件、智能建造融合的全产业链集群,形成全方位、高集成的全产业链体系。
三、以点带面助推新型农房建设“新征程”
鼓励建筑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和采用新材料,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断降低新型农房建设成本。该模式在实现模块化生产后,含粗装修(外立面及室内抹灰、门窗工程)单方造价约为2200元。注重农房建设的长远效益,以技术创新开辟增收新渠道,屋顶和车棚安装的光伏板预计可通过储能上网机制提供额外的17万元总收益,实现居住与增收双重利好,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有力引擎。
紧跟政策导向,把握机遇窗口期,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片区开发、产业发展等谋划,科学规划农房建设选址,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成片、连片新型农房建设项目,规模化、市场化、社区化推广新型农房建设。
来源:花都区委改革办、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往期回顾
✦
点个,点亮,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