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事关泉州民营经济

政务   2024-12-20 17:55   福建  



12月20日上午,

由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召开的

“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勇当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排头兵”

经济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晞
介绍“泉州市打造‘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
以增值化集成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情况。


泉州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呈现“七八九九九”特征,即贡献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和九成企业数量,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九大千亿制造业产业集群,现代体育用品集群成为2024年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晋江运动鞋原辅材料、南安水暖厨卫、德化白瓷、洛江施工装备、安溪半导体照明等5个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0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茁壮成长,经营主体总量160

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打造“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勇当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排头兵。特别是面临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泉州拿出了“敢拼、爱拼、善拼”的改革精神,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领跑全国万亿GDP城市。今年1—10月,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8%,限额以上民营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19.3%,民间投资增长9.9%,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概括起来,我们重点聚焦创新、链条、金融、政务等四大领域,以增值化集成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


第一,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持续推进“创新+”增值计划。强化抓创新促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四个倍增”,推动创新政策与招商、产业、教育、人才等专项政策的协同叠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民营企业向“新”求质。一是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推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1条举措,设立1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拉动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200亿元,比增19.4%,增速居全省第一。二是实施高企倍增计划,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企业—科技小巨人”梯次培育链,落实资金奖补、免租入园等定向支持政策,推动全市高新企业保有量达3084家,占全省比重21.3%。三是实施高端研发平台倍增计划,引进培育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等30家大院大所,探索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化运营改革,健全“院所+企业”二元孵化机制,累计服务企业1562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10项,与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206项。四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率先将科技特派员机制延伸到二三产业,创新人才自主认定“配额制”,组建省内首个人才创新共享联盟,全市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4个。


第二,我们把空间要素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撑载体,不断拓展“链条+”增值空间。围绕龙头带动强链、增资扩产补链,以工业园区标准化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跨域拓展。一是龙头带动强链,建立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库并编制《县域重点产业链情况表》,组织链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链主精准对接,承接技术外溢,加速从“小而多”向“精而强”进阶。二是增资扩产补链,在全省率先出台“技改贷”配套贴息政策,通过市本级再给予1%的贴息支持,实现了部分技改项目“零利率”贷款。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等领域,连续三年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总量占全市工业投资七成以上。三是园区建设延链,推广龙头企业自建园区、中小企业“拎包”入园模式,探索“民企+行业协会+国企”等组织形式,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园区建设运营。截至目前滚动推进100个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2030万平方米,拉动投资超千亿元,实现投产企业超千家。


第三,我们把强化金融支撑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助力,做优做大“金融+”增值平台。瞄准民营企业资信、抵押、过桥等核心节点,完善“财政+金融工具”政策组合,定制针对小微、科创等场景的分众化金融服务。一是持续推进“政银企担”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广泛征集加工制造、文旅和外贸等行业融资需求,提供信用信息画像、智能快速匹配等增值化服务,累计收集并向银行业机构推送有效融资企业清单8009家,成功放款757.8亿元。二是建立“再贷款+”多维管理平台,通过“再贷款+提质增产增效贷”“再贴现+绿票、科票”等模式打包投放政策性金融产品,定向支持民营企业数智、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优化中小微企业信贷直通平台,汇聚辖区内金融机构近百款特色信贷产品,打通社保、税务等11类信息共享渠道,助力民营企业便捷高效融资。四是搭建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型母基金20只、总规模630亿元,实现市、县两级“母基金”全覆盖,撬动资本投早、投小、投新、投硬科技。


第四,我们把政务服务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加快提升“政务+”增值服务。结合我市民营经济特点和产业链条实际,体系化构建“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累计推出9批107条纾困减负举措,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一是规范便捷优服务,我们“一企一策”解决龙头企业具体问题,也“普惠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民营企业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设立14个证照补齐服务窗口,梳理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70项;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联办服务。二是智慧高效促提升,迭代“政策找企”2.0版,累计发布政策超5600条;上线“数字超市”平台,推出46家数字化服务商和超400个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交易成本;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县一体化企业上市服务平台,累计推动11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三是破除壁垒提效能。推行无偿“帮办代办”“模拟审批”服务机制,变“你来办”为“帮您办”,扩大政策奖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加速民营企业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四是政企互动助发展。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边界清单,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线下以“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和政企茶话会等机制为支撑,创新政企常态化交流平台。线上开通综合服务企业专线,实施企业诉求“接、转、办、交”闭环管理,推动企业诉求“立即办、主动办、高效办”。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也是信心所在、活力所在。下阶段,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中激情燃烧、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答记者问


Q1

近年来,泉州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譬如,设立全省地级市首个基金行业协会、创设“泉州创投日”等等,请市委金融办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泉州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林文革: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无论是金融自身发展获得持续动力,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加速,都需要推动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基金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泉州市产业升级转型驶入“快车道”,招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创新企业和重点项目对基金业的同步匹配发展呼声不断提高。今年7月2日,举办主题为“融创未来 资汇泉城”泉州市基金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泉州创投日”启动仪式,这标志着泉州在推动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泉州市基金业协会作为福建省地级市首个成立的基金业行业协会,一方面引导在泉基金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促进泉州市私募基金投资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搭建国内优质投资机构与辖内国资、民资、拟上市企业等对接沟通渠道。此外,还与上海股权投资协会、深圳创投公会、苏州市基金业联合会合作,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创新推进共建行业生态合作联盟,全力打造常态化的资本、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对接合作平台。


同时,自7月起,我市将每月9日定为“泉州创投日”。旨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泉州“六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六大传统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汇聚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元化资本力量,会同在泉高层次创业团队,共同推动基金与产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互动共赢的新格局。7月份以来,我市已开展“惠聚资本,创新提质”走进惠安首场活动、“资本聚力 翼展鸿图”南翼投资交流会、“耐心资本 晋江产业”泉州基金链接晋江交流活动、“泉州创投日—新质生产力股权投资主题沙龙”活动、“泉州创投日走进苏州”、“狮城晟事 共聚合盈—七晟合盈基金发布大会”、“创投集聚地 产业新引擎”培训会暨第80期“金同讲坛”专题讲座等10多场“泉州创投日”专题和相关衍生活动,累计参会投资机构、企业超800家/次,为资本与创新项目搭建起一个更加广阔的外拓内联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打造泉州基金“引得进、落得下、投得了”良好生态。


目前,“泉州创投日”和泉州市基金业协会已发展成为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进一步提升泉州市在国内外投资圈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与人才等资源要素在泉聚集发展。今年9月,凯辉基金中国总部由湖北正式迁至泉州南翼高新区晋江片区,同时更名为凯辉(泉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番迁址对泉州私募基金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泉州实现了世界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零”的突破。同时,兴银基金也于12月将注册地迁入我市,填补了我市公募基金领域空白,进一步丰富我市金融业态,争取更多资源支持泉州产业升级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已成功推动市县两级“1+X”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体系转型升级为“N+X”政府引导型产业基金体系,实现市、县、国企母基金“全覆盖”。全市共设立20支政府引导型母基金(市本级2支、区县13支、市属国企5支),注册规模630.02亿元(市本级70亿元、区县190.02亿元、市属国企370亿元)。累计引导在泉设立国资基金(不含母基金)65支、规模334.74亿元,其中,天使基金5只、规模8.11亿元,创投基金30只、规模61.22亿元,产业基金30只、规模265.41亿元。推动泉州海丝基金小镇、晋金私募汇、南翼基金会客厅三大基金集聚区加速发展,争创省级基金集聚区,累计引进基金管理人58家、备案基金290支、总规模481.06亿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Q2

泉州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请问市工信局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推动这项工作?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长余鲲鹏: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市工信局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大拼经济、大抓发展。作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牵头部门,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项目创优年”,立足两个转段(从建设向招商运营转段,从生活配套向生产生活配套转段)的具体要求,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原则,坚持抓好“规划、规范、提升、示范、招商”5个环节,以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以创新推动产业业态高质量重塑,着力打好“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优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将园区打造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县域经济的有力引擎。


10月30日,在工信部组织指导下,2024年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活动在泉州举办,泉州作为全国地级市的唯一代表作园区建设典型发言,园区标准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我们创优建设精品工程。我们实施“百个”园区项目,总投资2156亿元;撬动“千亿”逆周期设备更新投资,截至11月底,已建成20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亩均税收由5.5万元提升至改造后20万元,千亩以上的连片园区由以前的8个增加到43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入园率由28%提升至56%,入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比由32%提升至68%。按照“中心城区发力专精特新、都市工业,沿海地区集零为整、连片发展,山区县抓重点片区、不搞遍地开花”的思路,我们探索了丰泽“高新集聚”、鲤城“产城融合”等园区标准化建设的“8种典型”在全省推广。今年,鲤城高新区、晋江经开区等4个园区、6个案例入选工信部信息中心《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集》,数量居全国第一。


我们创优推进招商达效。今年,突出“抓招商要落地”,盯紧项目履约落地,我们将园区考评招商权重从去年的20分提升到50分,截至11月底,全市“四个一批”项目累计招引企业1975家,入驻1498家,投产企业超1000家。其中,纳统企业333家,园区实现规上产值超700亿元。同时,我们注重建设进度与招商进度两者相匹配、相促进。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从园区建设、改造提升开始就同步考虑项目招商,根据招商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建设节奏,一般一期投用75%以上,才启动建设二期,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对投用的园区加快企业入驻,对企业建设定制厂房予以支持,形成建设、招商协同推进。


我们创优完善园区配套。坚持既做产业也做城市,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产城人融合发展。按照职住平衡原则,布局食堂、公交、人才公寓、酒店、商贸综合体等,完善吃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3+2+1”一体化生活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便利生活圈,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高能级、高品质标准化园区。比如,在生活配套方面:晋江集成电路科学园,配套“芯”家园、邻里中心等,着力打造生活、生态、生产“三生融合”集成电路产业社区。


我们创优园区运营管理。我们鼓励试点园区在依法合理、集约用地和环境保护前提下,整合托管产业有发展基础、发展空间的园区,打造“一区多园”模式,做大做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试点园区。今年,惠安经济开发区和晋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托管方案相继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复,持续放大经开区管委会提格升级体制机制优势。


我们出台建设管理运营指导意见。对单层厂房面积、业态把控、厂房二次流转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加强园区规范管理,完善园区“吃、住、行”配套服务,促进园区良性长久运营。培育了晋园集团旗下睿源园区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名城嘉源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本地园区运营商。“多元开发,专业运营”成为激发园区活力的关键要素。探索了“国企+龙头企业+专业运营商+行业协会”多种组合模式,解决以往园区运营管理机制僵化、市场响应迟缓、专业服务不足等问题,加快园区开发运营。


我们创优打造园区链群。今年,我们把县域产业链梳理和工业园区整合提升相结合一并推动,重点引导县域重点产业链向园区集中集聚。我们梳理50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将园区作为培育和集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打造20个龙头园区、20个专精特新园区、20个“一园一品”的“320”特色品牌园区,加快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围绕“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和“产业链高质量重塑”我们分别梳理了8个典型和10个案例。其中,产业链高质量重塑方面,汇编台商区智能电网产业园“龙头带动 以商招商”、晋江芯智造产业园“构建芯社区 打造芯链条”等典型案例形成泉州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走进泉州工业园区》在2024年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上印发与会代表。


今年,泉州现代体育产品集群从全国155个参赛集群、51个决赛集群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今年全省唯一入选的集群。


2025年,我们将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有关精神,滚动推进100个园区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工业园区“抓投产、促纳统、优存量、造业态”闭环运作管理机制。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2.0版本。


一是抓投产,以产出论英雄。强化园区“产出”考核,实现滚动可持续发展。二是促纳统,以数据见成效。重点抓好62个已投用园区、31个在建园区,帮助企业升规纳统。三是优存量,以需求定规模。抓好存量优化提升,建一个成一个。四是造业态,以创新增活力。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导入大院大所、科技研发等创新要素进园区,努力把园区打造成创新高地。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Q3

泉州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获批两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请问市自然资源部门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举措来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下一步试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谢谢!



泉州市资源规划局四级调研员金志森: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泉州获批全国首个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城市。试点以来,我们坚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释放试点政策红利,推动国土空间治理实现“一转变一降低三优化”。一是,全市组织盘活5.85万亩低效用地,存量用地的利用超过前3年新增用地规模,推动土地供应结构由传统的增量为主向增存并举转变;二是,全市2023年单位GDP建设用地的使用面积比2021年下降了5.4%,有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全市千亩以上的连片园区由以前的8个增加到43个、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由28%提升至56%,开展61个“百千万亩方”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完成2.1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有效优化工业、农业和生态空间布局,推动我市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


两年来,我们在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具有泉州特色的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如晋江集成电路(科学园)产业社区改造项目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晋江中辉产业园和德化美湖村项目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晋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形成“1个标准、1种典型、7项举措”的试点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运用。


与传统新增用地开发不同,低效用地再开发存在土地权利人多、利益关系复杂,资金投入量大、盘活周期长等一系列难题,推动这项工作需要差别化制定项目审批和土地供应政策。试点以来,我们制定出台47项政策措施,分别从规划标准、土地供应、项目开发、权益登记、服务保障、批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创新。其中:


在规划标准方面,通过修订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优化了低效用地再开发地块的指标控制、功能兼容、竣工验收等内容,提高规划管理的弹性。


土地供应方面,在传统“招拍挂”和划拨出让的基础上,增加“三边地”协议出让、不同所有权土地置换、司法重整盘活、先租后让、强制弹性年期出让和“标准地”出让等6种供应方式 ,拓宽了土地供应的渠道。


项目开发方面,支持企业通过“零地增容”、混合利用开发和“工改商”等方式进行项目改造,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如,晋江批准72个“零地增容”项目,新增产业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加2900亩工业用地。石狮允许符合规划的工业(仓储)用地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后改为商业服务用地,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有意向参与改造。


权益登记方面,打破过去工业物业难以分割转让的局面,允许工业改造项目按幢、按层进行分割和转让,促进土地资源要素有效流通配置,满足中小企业用地用房需求。


服务保障和批后监管方面,出台了拿地即开工、模拟审批、交地即交证等措施,推进项目“多证同发”,缩短项目改造周期;同时,建立低效用地改造的效益评价方法、"防火墙"等机制,防止产生新的低效用地。


按照试点工作方案,近期自然资源部将组织对我市两年来的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下一步,我们将以中期评估为契机,持续深化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结合年度规划评估调整优化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保证项目改造用地需求。二是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优化“三地”(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报批手续,支持成片改造;推广混合用地改造、混合用地出让工作,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分类做好历史遗留用地处置工作,探索按用地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补办土地转用征收和供应手续,进一步激活“沉睡”资产。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热点推荐

● 即将通车!泉州中心市区这条大道全线完工!

● 宛若仙境!泉州:日出云海雾凇齐现

● 刚刚!“海海人声”总决赛观演资格名单公布

● 刺桐文脉•最闽南 | 揭秘!传承近300年的泉州“奖学族规”


来源:泉州发布

编辑:翁欣桐

二审:谢玲玲

三审:吴泽华

点亮

转发告诉更多人
↓↓↓↓

泉州发布
“泉州发布”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也是便民服务平台,党委政府与网民的互动平台,由市委宣传部主管,泉州晚报社和泉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感恩遇见,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