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嘉庆年间的一个寒冷冬夜,北京通州的郊外,寒风凛冽,白雪皑皑。
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蹒跚在街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绝望。
这位乞丐来自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在漫长的乞讨生涯中,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看尽了世态的炎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无奇的乞丐,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一首惊世骇俗的诗篇《绝命词》,只有短短8句,却点醒了无数世人。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这首诗被发现后,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为流传。
当地官府对乞丐的才华和气节深感敬佩,为其设墓立碑,碑文即为“永嘉诗丐之墓”。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乞丐的个人遭遇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黑暗面,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它也证明了即使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人性中的光辉和才华依然能够闪耀。
首联:“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这两句诗以“水上鸥”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乞丐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他像一只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无处为家。
而“又携竹杖过南州”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与艰辛。竹杖是他唯一的依靠,陪伴他走过了无数的风雨与坎坷。
颔联:“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这两句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却也透露出无尽的悲凉。
傍晚时分,乞丐的饭囊中只剩下残月般的微光,这是他对生活的最后一点期盼与希望。
而“歌板临风唱晓秋”则展现了他虽处困境却仍不失乐观与风雅的精神风貌。
他用歌声来驱散内心的苦闷,用诗歌来温暖自己冰冷的心房。
颈联:“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也是乞丐对人生最深刻的感悟。
他用自己的双脚踢翻了尘世的纷扰与喧嚣,用一肩挑起了古今的忧愁与苦难。
这种超脱世俗的胸怀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尾联:“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这两句诗表达了乞丐坚守自尊、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宁愿饿死也不愿屈尊受辱,这种高昂的志气让人敬佩不已。
而“黄犬何须吠不休”则是对世俗偏见的淡然处之,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一份高洁的品格与尊严。
《绝命词》不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位永嘉诗丐虽然身份卑微、境遇悲惨,但他却用自己的诗歌点亮了人生的希望之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诗歌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论遭遇多少磨难,都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世界多么喧嚣与纷扰,都要坚守自己的内心。
《绝命词》不仅是一首诗歌的终结,更是一个新开始的起点。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点赞+在看+分享哦,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