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至今仍发挥着指导农业生产和民众养生去疾的巨大作用。为了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校团委宣传部和大学生艺术团联合推出“四时有序 为你读诗”二十四节气文化专栏,与同学们一起探寻文化之源、感受四季之美。
“正翮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冬”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绳子的两段各打一个结,表示一个周期的结束,本义是终结的“终”。春秋以后,“冬”和“终”分化,“冬”有了自己的字形。“冬”就是一年结束时最冷的那段时间,也是一年生植物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
1.吃饺子:北方地区立冬时节有吃饺子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标志着旧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则是秋冬季节的交替。
2.贺冬:贺冬,也称为“拜冬”,是立冬时节的重要习俗。在汉代,人们会在冬至之日进酒肴,庆贺往来,如同庆祝年节。到了宋代,每逢立冬,人们会更换新衣,相互庆贺。
3.冬泳:冬泳是一种在立冬时节受欢迎的冬季锻炼方式,特别是在哈尔滨等地。这种方式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然而,冬泳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准备。
1、饮食调养: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有句谚语“立冬吃冬,补嘴空”,平常吃得清淡、简单,到了立冬,可以用一些滋补类的药材炖鸡、炖肉、炖骨,以补养历经苦夏而亏空的身体。因此,饮食上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2、防寒保暖: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防寒保暖是关键。重点要做好“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此外,要注意调整运动方式,避免在严寒、大雪中锻炼。
3、运动调养:运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和缓的运动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培元补气、疏通经络。
4、调节情绪:立冬时节,天气逐渐寒冷,人们容易感到情绪低落和焦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这样才可使阳气内收,利于养藏,更健康的迎接春天。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后,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凌冽的风夹杂着新一年的瑞雪告诉我们冬来了。虽春别离,风常在,但人相依,冬不寒。
策划 | 邢书扬
初审 | 毕铭玮
复审 | 刘雪菲
终审 | 刘思雅
推送 | 学生工作处(团委)
投稿邮箱 | 14193253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