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段国外音乐会现场课的视频。
一位小提琴大师以即兴教学的方式,引导小女孩从紧张到放松,再到进入状态,拉出美妙的小提琴音乐。
然而,当女孩的妈妈被大师问及,是否认为女儿表现好时,这位妈妈的焦虑与不满,却溢于言表。
大师意味深长道:
你的焦虑,是会传递到孩子身上的。如果我是你,我会说,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在这个盛行教育内卷的时代,很多父母不自觉地陷入焦虑与内耗,并将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而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早就戒掉了焦虑与内耗,对待孩子的态度无非就6个字:
“缓、退、舍、稳、赋、信”,给孩子传递力量、勇气和信心。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时代,“速度”似乎成了诸多评价的衡量标尺,教育领域亦未能幸免。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步入了“揠苗助长“的误区,却忽视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轨迹。
作家周礼在《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深刻反思了自己育儿过程中的偏差。
自女儿两岁起,他便为孩子安排了紧凑的学习日程,包括背诗、识字、绘画和钢琴等,甚至不顾孩子意愿,牺牲了孩子的玩乐时间,提前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
这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入学后的学业成绩,表现平平。
周礼在意识到“拔苗助长”教育方式的弊端后,才慢慢调整了过来。
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节奏的,各项潜能的发展,也非直线上升,而是如波浪般起伏。
李玫瑾教授指出:
养孩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18年。数还得数一阵呢,所以家长不要着急,对孩子要多些耐心。
因此,与其不切实际让孩子“脱轨”成长,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营造安全、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踩在自己的轨道中,稳稳地向前。
父母过度的掌控欲,究竟会给孩子心中投下多大的阴影?
影视剧《听见她说》中,女儿声泪俱下地控诉妈妈令人窒息的控制,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隐痛。
她说起自己从小到大,从学业规划到生活细节,都处于妈妈的严苛控制中。
妈妈总说是“为你好”,但却让女儿倍感压抑,甚至让她产生了逃离妈妈控制的念头。
她说:“我知道你希望我好,我也在很怒力学习。但高考后,我却选了最远的学校,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离开你,越远越好。”
女儿这决绝而略带恨意的话语中,不禁让我们深思:
为何父母的善意管控,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和逃离?
诚然,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对孩子至关重要。但过度介入和控制,却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孩子的束缚。
明智的父母,懂得收起控制欲,适时“退位”,在亲子关系中主动后退一步。
父母需要明确亲子关系的界限,不过于严苛,也不过于骄纵,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成长空间。
这绝非放任不管,而是以“退”为进,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物质条件优渥的今天,你会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吗?
真相是,很多父母都不忍心,反而会过度保护孩子。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也提到: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
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孩子吃苦的重要性。而真正的成长,源于历练与挑战。
郭晶晶的育儿观值得学习。尽管她嫁入豪门,孩子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并不溺爱孩子。
相反,她认为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她会让孩子参与家务和劳作,如洗车挣零食、下田插秧,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他们穿着朴素,教育孩子远离爱慕虚荣,并通过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学会感恩与回馈。
让孩子吃苦,是在适度的挑战和失败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
当然,吃苦并非意味着强加无意义的磨难。如酷暑难耐,却不让孩子吹空调,或明明有便捷的公交,却偏要孩子步行回家。
真正的吃苦,应该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苦”。
正如《人民日报》发文中所言:
吃读书的苦,以涵养内在修为;
吃劳动的苦,领悟生活的不易;
吃批评的苦,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吃失败的苦,明白成功非一蹴而就;
吃坚持的苦,明白持之以恒,方能致远。
让孩子吃这些苦,能锤炼出孩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能扛住压力、具备幸福能力的人。
生活中,常见父母因孩子小错而大发雷霆的场景,如起床磨蹭、忘带书本、试题漏做等。
这种情绪化的应对,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消耗孩子的能量,增加焦虑。
曾看到一条视频,孩子面对镜头吐露心声:“你一骂我,眼睛就瞪得大大的,我看到就害怕,一害怕就做不好。”
反之,情绪稳定的父母,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也更能培养出自信、开朗、有安全感的孩子。
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回忆起儿时的一次经历。
7岁那年,有次在去主持文艺汇演的路上,她迷路了,又怕错过演出时间,于是她赶回来求助母亲。
正忙碌的母亲没有责备她,诸如怎么没记住老师给的路线,或出发前为何不确认清楚等怨言,而是放下手头上的事,马上送她过去。
这份理解与关爱,让她在多年后回忆,仍倍觉温暖,安心。
所以,当李小萌女儿也遭遇类似的经历时,比如,有次忘带长笛到学校,李小萌同样平和应对,迅速将长笛送到学校。女儿当即回以拥抱,爱意满满。
养育之道在于,不必过分苛责细节,或动辄指责、批评孩子。
小事勿耗,稳字当头。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平和语气沟通,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方为上策。
一个充满松弛感的家庭,父母情绪稳定,用爱与信任浇灌孩子心灵,方能培养出内心温暖、从容坚定的孩子。
在多数人的固有认知里,学霸常被误解为埋头苦读、生活单调的形象,实则不然。
真正的学霸,并非由外界的重压所催生,而是源自他们内心强大的驱动力。
每年当高考成绩揭晓,我会特意关注一些状元采访报道。
会发现,这些学霸都有着惊人的内驱力。
他们的成长环境多为宽松,充满信任感。父母也非虎妈狼爸,而是孩子眼中的“朋友”。
父母被采访到时,也很淡然,表示孩子的成就主要归于他们自身的努力。
在这种家庭氛围长大的孩子,往往内心是很有安全感的,拥有探索世界的能量。
也会发现,这类学霸不仅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拥有自己的爱好,如绘画、音乐、运动等。
学业之外,也常常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社团活跃分子,坚信学校知识以外的探索,同样珍贵。
正是这股源自内心的强大驱动力,推动着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指出: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关键在于,赋予他们自主感、多巴胺、胜任感和联结感。
这意味着父母要鼓励孩子勇于探索,挑战自我,自主选择热爱的事物,并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因此,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基于孩子的潜能,为其赋能,启迪智慧,激发内驱力,帮助孩子塑造正向循环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这也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让孩子拥有创造幸福、享受生活的能力。
在亲子关系的构建中,“信”字犹如基石,稳固而不可或缺。
艾莉森·高普尼克曾说过:
亲子间那份最纯粹的信任,其价值远远超越了任何育儿技巧。
信任孩子,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更赋予他们成长勇气与力量。
科普界大V张辰亮的成长故事,便诠释了信任的力量。
幼时,他便对昆虫极为痴迷,一开始也有很多一起玩的玩伴,但都被家长视为不务正业,以终止昆虫玩乐。
但张辰亮的父母却默默支持着他这份独特的热爱。即便他把各种装了小虫子的瓶瓶罐罐放在父母的床底下,他们也从不干涉。
反而以欣赏的目光,见证着孩子专注探索的美好瞬间。
妈妈曾对他说:
在远处看着一个小男孩,蹲在那里全神贯注研究一个小虫子,那个认真的样子很美。
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张辰亮得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
也就这样,他从一开始单纯的玩耍到深入的研究,直至将爱好转化为职业,成为科普领域的佼佼者。
尊重孩子的选择,意味着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权,信任孩子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孩子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
鼓励孩子自主决策,勇于承担责任,是培养其独立人格的关键。
而这份安全感与信任感,也将成为他们前行路上最坚实的依靠,助力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追梦,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明智的父母,早已戒掉了焦虑与内耗,转而以一种更为睿智、从容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稳固支柱。
他们深知,教育的核心在于生命间的深刻影响。
正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
教育的本质,在于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催生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启迪另一个灵魂。
因此,不妨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父母,顺应孩子天性,适时给予引导与支持,让孩子在爱与自由的沃土上成长。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