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鼠式”改革 | 《M型社会:中国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05

文摘   2024-09-18 18:50   广东  

这几年,关于中国的改革,总有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每一次政策出台、改革方案推进,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仿佛在一片沸腾中解决了问题,但回头一看,问题依旧还在,甚至变本加厉。于是我们开始调侃,这些改革就像打地鼠游戏——你砸下锤子,刚打了一个,另一个却又从旁边冒出来。

这种“打地鼠式”的改革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年在各个领域的改革。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甚至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每一个领域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政策调整。政策初衷看似都是为了“优化”、“完善”现有制度,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然而,无论是课外补习班被“清零”后地下市场的再生,还是互联网平台被整顿后卷土重来的流量经济,表面问题消失了,但实际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演变成了更加棘手的新问题。

这些现象表明,改革的锤子一旦落下,问题不会被根本解决,只是短暂隐藏,或是变换了形式重新出现。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为什么看似动了真格的改革,最终却治标不治本,甚至恶化了局势?因为根源问题从未被触及。就像打地鼠游戏里,我们只是在疲于应付那些冒头的“症状”,却从未真正解决它们背后的“病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打地鼠式”改革?

原因之一是表面化的“政绩工程”。改革的推动者往往被KPI导向的短期利益牵引,急于展示成绩。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下,快速见效的“表面改革”成了首选。这样做可以迅速收割舆论支持和政治红利,却没有时间、资源或意愿去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比如在教育改革中,减少课外辅导班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然而忽视了应试教育的根本压力,导致家长们依旧焦虑,教育的公平性依然没有改善。

再者,这种改革方式背后往往隐含着利益博弈。很多深层次问题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触动这些问题,意味着要撼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这显然是改革者不愿冒的风险。于是,所谓的改革更多是象征性的,在民众呼声最高的地方做做样子,打掉一些“看得见”的地鼠,留下一些“看不见”的继续存活。比如房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房价似乎通过限购、限贷得到控制,但背后的土地财政和开发商利益集团始终盘踞不动,导致房价难以真正回落。

“打地鼠式”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其实,这种改革并非毫无目的。它的核心在于“维稳”和“控局”。既要让老百姓感到改革正在进行、问题正在被解决,从而减少社会压力;又要在实际操作中避免触碰深水区的利益藩篱,以保证权力结构的稳定和既得利益的延续。

这种“维稳优先”的思路,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政策看似强力,实则温和。每一次打地鼠的动作,都是为了安抚公众情绪,避免舆论失控或社会不满积压到某个临界点。而一旦情绪得到了短暂的平息,改革的步伐也会随之放缓,留待下一次问题再次爆发时再做应付。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打地鼠式”改革?

这类改革给人的感觉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然而,从政者的立场来看,问题的复杂性远超外界想象,尤其在涉及到多方利益博弈的领域,推进真正的变革并非易事。然而,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改革模式只能让问题积累,最终将难以为继。

我们在面对这种“打地鼠式”改革时,不能一味等待奇迹发生,而应当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推动真正的深层次变革。对于那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能再满足于每一次的“打地鼠”式应对,而应要求更加系统性的、彻底的改革方案。

“打地鼠式”改革表面看是一次次努力的修修补补,实则是在维持既有秩序的表象下,化解短期的社会矛盾和舆论压力。这种改革的背后,是对根本性问题的回避和对利益的保护。当改革变成一场永无止境的“打地鼠”游戏时,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被打倒的“地鼠”,更要思考究竟是什么在源源不断地生成这些“地鼠”。只有当深层问题被揭示,真正的变革才能开始。

【近期风紧,为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号,谢谢!

蠹见君
一个真正清醒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