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在北县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发改局、工信局、统计局的三位大佬依次上台,那场面,说是表态发言,实则更像是在诉苦大会。
会场里的气氛,沉得能拧出水来,让人透不过气。
我这心里头啊,也跟着嘀咕:发改、工信、统计,这三个单位,能不去,千万别去!
发改委(局)在国家层面,那可是响当当的核心部门,规划、投资、产业、经贸,哪个不是核心业务?但到了县级,那光环可就黯淡多了。立项、审批、固定资产投资,听起来挺高大上,实则也就是些琐碎活。你得跟各部门、各乡镇磨嘴皮子,催进度,开发票,就为了那点固定资产投资能入库。你说这活儿轻松?你试试!科技、企业、原材料、装备,这些词儿往那儿一摆,就知道是干大事的。你得一家家企业去摸底,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企业“想想办法”,把主营业务收入从1000万升到2000万,好升规入统。组织、领导、协调全地区的统计工作,听起来挺风光,实则就是夹心饼干。你得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及时,还得应对上面领导的“数据要求”。一方面,你得严防数据造假,另一方面,你又得在真实性和领导的压力之间找平衡。你说这活儿难不难?以前,发改、工信、统计,还能说是数据的搬运工,现在可好,成了数据的“魔术师”。为啥?政绩型干部体制啊!领导们要的是政绩,要的是数据上升,要的是能直观展现给上位领导的成果。市容市貌好弄,几个亿的项目也能上,但数据,那可是得实打实地磨出来的。所以,这三个部门,就肩负起了统筹指导各部门、各乡镇提高数据的重任。发改局得调度项目进度,工信局得摸底调查企业,统计局呢,得在真实性和压力之间走钢丝。这三个部门,对内没卡脖子的能力,对外没审批的权力,就只能围着数据转,想办法把数据做上来。但话说回来,数据为啥重要?因为数据能直观地反映出国民经济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群众消费意愿啊!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报告制度》,党中央还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统计造假”都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了。于是啊,这三个部门就得把责任和压力传导给乡镇,一边跟你强调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要造假,一边又通过通报、约谈等形式给你施压,让你确保应统尽统。你说这矛盾不矛盾?朋友们,要是你们有机会选部门,发改、工信、统计,这三个单位,能不去,千万别去!但你要是个普通人,就想安安稳稳地工作,那就别凑这个热闹了。你可能会说,这三个部门也不是最惨的啊,还有应急局、市场局、信访局呢。这话没错,但你要知道,这三个部门可不是什么清闲部门。你要是选了这三个部门,那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好应对无尽的数据压力、领导压力和工作压力。你要是只是个普通人,就想安安稳稳地工作,那就别选这三个部门了。毕竟啊,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