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生于浙江永嘉,原籍福建长乐。原名木官,字警民,笔名西谛、郭源新。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文物收藏家、鉴定家、考古学家、藏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郑振铎文集》《俄国文学史略》《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玄览堂丛书》《中国古代版画史略》《古本戏曲丛刊》等。
郑振铎于1917年入读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1921年,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5月,主编的《文学旬刊》创刊;1924年,编著出版《俄国文学史略》;193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中文系,并主编《文学》《文学季刊》;1934年,编著出版论文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1936年,任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 ;1938年,编著出版《中国俗文学史》;1949年,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另创办文物出版社及《考古学报》《考古通讯》《文物参考资料》等期刊 ;195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 ;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1954年9月—1958年10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1958年10月17日,在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享年60岁。
经典名言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余以一人之力欲挽狂澜,诚哉其为愚公移山之业也!杞人忧天,精卫填海,中夜彷徨,每不知涕之何从!——郑振铎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郑振铎
人物评价
“郑振铎是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是‘五四’所诞生的一代风流人物之一,是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一名真正的战士。他不但对祖国文化事业,对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史方面有贡献,同时在几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也有相当多的文学创作实践。”(《光明网》评)
“郑振铎是一个多面手,不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方面,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做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么多的贡献。”(社会活动家胡愈之评)
“郑振铎最为可贵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政治委员周一萍评)
“郑振铎是著名作家、学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屈指可数的文物收藏家、鉴定家和藏书大家,为文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故宫博物院评)
“郑振铎为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做出过多方面的贡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评)
人物轶事
中国少儿绘本的开山鼻祖
郑振铎1922年创作的《河马幼稚园》,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儿童图画故事,后起模仿者不计其数,100多年过去,现在此书仍在再版发行。
1922年,郑振铎在《儿童世界》专门开辟《图画故事》栏目,类似于现代的“连环画”。学者们普遍认为是郑振铎首次使用了“图画故事”这一称谓,他在《儿童世界》发表了《两个小猴子的冒险》《河马幼稚园》《爱美之笛》等46篇长短不一的图画故事,还涉及一些“无文图画故事”。郑振铎图画故事的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幼儿传授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知识、科学常识,进行知识教育;根据幼儿兴趣编写的游戏性质的故事;富于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长篇图画故事。其实郑振铎写了不止46篇,只是这46篇是比较典型的图画故事。
其中,以《河马幼稚园》最为著名,这是郑振铎写的最长的一篇长篇童话,也是现代儿童文学史上非常早的长篇童话之一。作品以河马夫人开办的幼稚园为背景,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虎儿、猴儿、猪儿、象儿、鹦鹉等小动物在校内外的各种生活趣事,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
熟知儿童心理,富于儿童情趣,是郑振铎图画故事的显著特色。他的语言没有模仿儿童含混不清的“小儿腔”,也没有迂腐做作的成人调,而是经过精心提炼的口语,浅显、流畅,明白如话,满蕴着童趣,而又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