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春 探寻苏轼笔下的日照遗迹③:五莲山

时事   2025-01-31 13:34   山东  

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我们是日照微信原创车间!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 爆料热线:0633-2186677



春节,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也是我们回溯历史、传承文化的黄金契机。“新春探古韵,苏韵照日照”。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擘,其诗词文章、人格魅力,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日照,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海滨城市,承载着无数岁月的记忆。当苏轼遇上日照遗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这万象更新的佳节,我们特别开设《苏轼与日照》系列丛书之“古韵新春:探寻苏轼笔下的日照遗迹”线上展播特别栏目,邀您一同踏上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为您的新春佳节增添一抹别样的文化色彩。

《苏轼与日照》是在日照市委推动下,由日照市政协统筹全市资源牵头组织,五莲县政协会同市政协文史委精心编纂的,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36万字。


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 


从五莲山北面烟雨涧(水帘烟雨景区)步行上山,会发现有一尊宽袍大袖、峨冠长髯的石像位于山道之侧卧石之上,半躺半坐,双目微合,似乎陶醉这山间旖旎的美景里。很多游人经过,便说,“看,太白醉酒!”其实,诗仙李白何曾来过这里,那是北宋大文豪“坡仙”苏轼。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辖五莲山、九仙山两景区,五莲山与九仙山隔壑并峙,五莲山原为九仙山之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西蜀高僧明开云游至此,见五峰参天如青莲绽放,喜曰:“缘在是矣!”遂至京请旨建寺,明神宗敕赐山曰“五莲”、寺曰“光明”。从此,便有了五莲山。1947年五莲建县,便以秀丽的五莲山而得名。五莲山源出九仙山,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的文人逸士将苏轼对九仙山“奇秀不减雁荡”的赞誉,同样用在五莲山之上。“奇秀不减雁荡”一语,频频出现于历史典籍和诗文之中:

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六:“(诸城)县南八十里为九仙山,山有九峰,高耸摩空,奇秀不减雁荡山……其他石峰十有一,磐石十有八,俱巍而丽。子瞻诗‘九仙今已压京东’是也。”




《五莲山光明寺碑记》:“五莲山在诸城南,旧名五朵,苏文忠所云‘奇秀不减雁宕’,即其地也。”文忠,苏轼的谥号;雁宕,即雁荡。此碑文载于清康熙《五莲山志》,为明万历进士、天启初礼部尚书翁正春撰书。


《莲山十景诗序》:“东武有九仙,东坡题曰:‘奇秀不减雁荡’。其东为五朵峰,清嶂壁立,其峰有五。明神宗时,蜀僧心空住锡于此,敕建为寺,改名‘五莲’。其高足金公复大创之,遂为海上名山。”《莲山十景诗》作者为丁耀亢,诸城人,明末清初小说家、戏剧家,《续金瓶梅》作者。

......

五莲山“东险、西奇、南秀、北幽”,按照地域和景观特色,分为佛恩光明、水帘烟雨、莲花吐日、系马流云、玉楼挂月、紫霞夕照、中天白鹤、南天五朵八大景区。区内奇峰怪石、悬崖峭壁、坳谷深峡遍布,造就了以奇为主,奇、险、秀、怪、幽、奥六大特色共存的景观。全山28峰,有如龟卧山尖、巨掌托峰、荷花盛开,峰峰雄异,如削如凿,形奇势伟。除奇峰林立外,亦遍布奇岩异石,或似人,或似物,惟妙惟肖。龟石、蛙石、无字碑、宝葫芦、碧桃熟、试剑石、凤凰石、翁负婆石等,无不状如其名,形神兼备。主峰五莲峰海拔515.7米,五峰并峙,一脉相连,远望如莲花初绽,山名五莲源出于此。明代礼部尚书、侍读大学士翁正春曾赞曰:“其山五峰环峙,耸接云霄,如莲花初放,千崖万壑,竞秀争流,真齐鲁间最胜地也!”


五莲山烟雨涧苏轼像


而今,“奇秀不减雁荡”苏体榜书,早已镌刻在五莲山主入口处望海峰下的石壁之上,向人们昭示着这座山的文化高度,也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五莲,探寻苏轼与五莲的故事。眼下,许多知名景区不惜重金征集宣传口号、聘请形象代言。无疑,对五莲山乃至五莲县来说,“奇秀不减雁荡”,是万金难买的宣传口号;苏轼,是最具说服力的形象代言。


莲山秀色收将满,千古犹记颂子瞻。何其有幸,日照的山水,曾得到一代文豪的垂青。苏轼与日照,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在新时代日照大地上,必将散发出愈加璀璨迷人的光芒。



责任编辑:李本亭 刘晓菲
新闻爆料/新闻热线:0633-2186677
广告合作:0633-2186667


大众网日照
“大众网日照”是大众网日照频道继网站、论坛、手机报、海报新闻客户端后又一官方宣传互动平台。在这里,了解日照人关心的话题,新鲜的趣闻,权威的资讯。真诚为日照网友打造贴心的服务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