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今年的磨刀会,天图资本特别把出海作为一个大主题。这是磨刀会第一次比较大的讨论出海趋势吗?冯卫东:是的,我们也看到了出海是未来的一个长期的,而且是比较大的趋势。因为中国的供应链优势,然后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品牌意识到了一个临界点。所以说出海已经有巨大的竞争力了。(企业)也不甘于像过去那样躲在背后做一个供应商贴牌。但是现在大家都有打造自己品牌的意识了,很多创新都是自己驱动的。还有一个海外的深刻的变化,让出海的门槛降低了,就是电商的兴起。因为线下渠道太难处理、门槛太高了,规模小的企业根本就负担不起。像亚马逊这些平台起来了,还有一些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出海之后,让中国的品牌出海变得更容易了。所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平台出海之后,一夜之间就忽如一夜春风来这种感觉,人人都谈出海以至于出现了“不出海,就出局”的说法,就是说明出海已经是蔚然成风了。Vivi:刚才你说现在不出海就出局,但是不出海,能做好国内市场的消费项目你有看到吗?冯卫东:并不存在不出海就出局。其实这里面还是要看,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如果你做的是一些跟文化习俗密切相关的,不出海当然也可以活得好好的。比如说很多茶叶、白酒的品类,有可能是不需要出海的。如果你是全球化茶叶的品类,比如说红茶当然从长远来看是要出海的。又比如说电器类、数码类的全球性品类,那你肯定是要出海要成为全球品牌,不然你将来就是偏安一隅。面对全球品牌的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可能还有资金、资本市场的优势,就很容易对你的品牌形成压制。当然即使是这些全球品类,不出海就出局也没那么夸张。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就说这种全球品牌它对你形成压制,它也需要很多条件的。首先中国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压制。中国市场足够大,当全球市场的品牌用更大的规模来压制你的时候,其实它也不一定能够克服跨国管理上的规模不经济。所以说还是要具体分析。“不出海,就出局”可能更像是某个领域的一个战斗口号。Vivi:你开始关注到消费出海是在什么时候?到今天大概经历过哪些发展的变化、阶段?冯卫东:我关注出海应该是十年前了吧。但那个时候还是没有下手。因为那个时候感觉出海的品牌含量不高,还是在做流量运营、卖货,什么能卖就卖什么,没有持之以恒的在某一个品类里去建立品牌认知。再次关注到出海,是已经出现了标杆性的成功案例。关注到SHEIN这个级别的成功,我们整个团队开始比较比较重视了。所以我们也投了不少的出海项目,比如说我们今天用的SmallRig这些专业的摄影器材还有3C的一些数码的配件;我们还投了 Starlink这些鞋服类的出海品牌,对美国很多品牌也有冲击的,这就是全球市场竞争;也有国内品牌出海的,像奈雪的茶、百果园。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直接投在海外运营的一些项目。比如我们最近投了一个叫泰椰的椰子水品牌,它是在泰国做得最好、最大的泰国香水椰子。Vivi:你看到中国品牌和海外品牌的差异是什么?冯卫东:差异还是挺多的。因为每个国家的消费文化都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些是跟文化无关的。比如说纯粹功能性的产品,比如说数码、电器,当然还有一些小商品,它也是能跨文化的。在这些能够跨文化的品类里面,中国是有巨大的性价比优势的。当然了,国内外的渠道、环境又是很不一样的,中国品牌出海主要还是在线上渠道,但是我观察,也开始有一些能够进入这些主流的线下渠道的品牌。这些都往往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VIvi:你有没有统计过,一个品牌在国内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冯卫东:我看到美国有个研究说,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往往要13年左右。当然这个是在前互联网时代打造的品牌。尤其是在线下,因为在线下扩张、传播速度都是门槛比较高的。或者说比较慢的,一家一家地开店,或者一个一个地去进超市、进商场。那个时候传统媒体的门槛也很高,你不到一定规模很难有能力去投放广告。这也反映在我们自己的投资经验。比如说我们刚开始投消费品牌的时候,很多品牌其实在我们投的时候,都有十年的历史了。比如我们投百果园的时候,它就有差不多12年的历史了;我们投周黑鸭的时候,它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我们投了之后,他们大幅度地提速了。但是很多新的品牌,从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速度就特别快了,有可能几年(就成长起来了)。有人说美国(品牌成长周期)是13年,中国只要13个月,这个也夸张了一点。13个月可以成为一个网红品牌,但是网红品牌还不是真正的品牌,不能长红。大部分网红就是红一阵子,它是一个噱头式的营销,还是需要很多基本功的,很多的各个短板的补齐。成为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品牌,我认为在国内其实也需要5年,基本上5年是一个平均数。这也是依赖中国的移动互联特别发达带来的渠道和传播的效率的提升。Vivi:消费出海,是不是一定要做品牌?冯卫东:是的,做品牌其实是没有不做的这个选择项,只有怎么做的选择。比如说我做了弱势品类,顾客不需要品牌。但是你退后一步想,它也是需要的。他踏入渠道,去沃尔玛买,消费者可能不看品牌。但是沃尔玛要采购的时候,它看不看供应商的品牌?(它要)看这是一个可信供应商。你退后一步,你是在零售商里建立了我是某类商品的最佳供应商的声望,这个声望就是一个品牌,只是to B的而已。Vivi:如果一个消费项目不做品牌,出路是什么?冯卫东:没有出路,哪怕你不向C端顾客做品牌,你也要向渠道商、零售商做品牌——我是某一类产品的最佳供应商,这样你就不用去做客情,也不总是一把手销售。而客户的采购经理,直接就选择你了。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不会做品牌,就变成一把手销售。很多to B肯定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做品牌,以为to B就不要品牌。永远是一把手销售,这个就很累,瓶颈就很明显。所以也有很多to B的品牌做得很大、很强的,但是你看他需要一把手销售吗?不需要对吧,他就是在做品牌。所以企业不做品牌就出局,或者你的效率就非常低。Vivi:日本过去几十年的消费经历,给中国消费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冯卫东:就比如说出海,日本制造业崛起之后,刚开始的Made in Japan,其实也是跟Made in China一样的观感,更早的Made in Germany也是同样的观感。它是有规律性的,制造业崛起的时候肯定是不完善的,可能成为低端的代名词。然后它是有学习曲线的,制造的品质越来越高,开始出海,开始做品牌。中国肯定是也到了这个阶段,现在中国制造的质量是没得说的。但是因为还没有大规模的做起品牌来,这个认知还不够。所以说有越来越多的掌握了品牌的企业家,开始去做品牌,过了某个临界点就集体爆发了。Made in China就不再是一个偏负面的标签了,会是一个质量又好、价格也合理的代名词。如果再加上我们国家软实力未来更加强大,那用中国的品牌,还具有了产品直接价值以外的一种(价值),比如说被人喜欢的生活方式等等。在这方面,比如中国的餐饮可能就会是比较有优势的。中国的餐饮出海竞争力是非常强大的,奈雪去泰国的首店也是排长队。Vivi:磨刀会这个名字起的还挺有意思的,那这是一个什么组织?冯卫东:“磨刀会”名字取自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天图向我们被投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平台,让我们的创业者到这里来相互交流、相互提升,当然我们也请很多外僚一起赋能。以前我们有很多增值服务,后来慢慢都归拢到磨刀会平台下。磨刀会也是一个注册商标,一开始也是让企业掌握品牌打造的方法论。刚开始的时候,是针对我们已投项目的一个内部的福利,现在也开始向行业开放,但是对外是要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