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改作出新部署。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必须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哈尔滨市探索加快构筑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出台《哈尔滨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县乡一体、乡村一体,进一步让群众能够就近就便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防治、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实施方案》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工作目标,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到今年底,在宾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基础上,确保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其他8个县(市)创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达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
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是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的健康福祉。因此,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础和关键。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大对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和支持县域医疗卫生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完善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稳定县域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扩容城市优质医疗资源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容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对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一方面,应加大对城市医院的投入力度,支持医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城市医院开展科研创新,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城市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引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提升医疗服务的软实力。
均衡布局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下沉是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城市医院与县域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等活动。通过城市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需注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是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进行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一方面要注重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和布局,确保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协同发展。通过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方式,加强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注重发挥中医药等特色医疗资源优势,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发展。
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构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通过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等措施,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对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关注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注重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等措施,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让广大群众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作者系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来源: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