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贸易脱钩”问题,是各大媒体经常报道的热门话题之一。
对这个问题,我国的态度是坚决反对。比如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曾说过: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经济联系是由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和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也没有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中美之间究竟有没有发生贸易脱钩?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究竟是变好还是变差了?
让我们抛开情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1 -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脱钩,确确实实已经发生。
上图显示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外贸依存度,用HH指数来衡量。该指数越高,说明两国之间的外贸依存度越高。
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时,美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最高的,比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来得高。然而到了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降低,被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超越。
所以,虽然彻底脱钩不太现实,但大幅度脱钩已经发生。
2 - 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结果,是中欧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上升了。
如上图所示,欧盟和中国的贸易量,在2018年以后,并没有象美国那样下降,而是反过来上升了。目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远超其他各国。
这个变化非常有趣,特别是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的是中欧之间贸易摩擦的报道,比如:
1)2024年2月1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铁路巨头中国中车的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发起“前所未见”的调查,声称其涉嫌利用补贴“扭曲”欧盟单一市场。
2)2024年7月5日,欧洲联盟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高达38%的额外临时关税。
3)中国商务部在2024年8月29日发布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初步裁定中认定的倾销幅度为30.6%-39.0%。公告表示,本案暂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样的报道还有不少,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从中美欧三方的博弈来看,美国肯定是希望欧盟站在自己这一边,加入到和中国“脱钩”的阵营中。在舆论宣传上,作为美国的盟友,特别是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需要美国的大力援助,欧盟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甚至和美国一唱一和。但是从数据上来看,欧盟实际做的和嘴上说的并不一致,反而和中国的贸易互存关系更紧密了。
3 - 中美之间贸易脱钩的一个伴生结果,就是进来的外资少了,出海的中资多了。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在过去30年,一直到2023年第二季度左右,中国收到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是高于对外直接投资(ODI)的。
一个国家收到更多的外国资本的投资,说明这个国家有吸引力,让资本家觉得有利可图,让别人看到希望,有信心把钱放在你这里而不用担心被偷被抢或者亏掉。
所谓人往高处走,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两样东西(人和钱),必然总是流向大家觉得最好的地方。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本。毫不夸张的说,过去几十年来高额的FDI,是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奇迹,达到弯道超车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这个FDI顺差,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发生了逆转,也就是国内往国外投资的资本(ODI),超过了我们收到的国外投资资本(FDI)。
最新的2024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比外国直接投资高出1700亿人民币左右。如此规模的季度逆差,在以前没有发生过。
当然,每个季度的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数据,有一定的波动性和季节性,比如2024年第一季度的FDI就高于ODI。但如果我们持续看到多个季度的ODI连续高于FDI,那就有理由感到担心,并认真思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恢复我国对于资本的吸引力。
所谓见微知著,从上文中几个微小的例子,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1 - 永远不要看人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实际行动才是真正有作用和效果的,打嘴仗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2 - 做出任何判断,得出任何结论,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情绪。
3 - 所谓的“西方阵营”,远非铁板一块。某些自媒体为了煽动群众情绪,动不动就提“西方媒体”、“西方国家”,其实是完全把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不同国家和团体混为一谈。把美欧日澳等混起来当做一个团队来对待,是最愚蠢的做法,相当于让对手团结起来,把自己孤立起来,损害的是广大老百姓每个人的利益。
伍治坚的新书《投资常识》和《投资真相》已上市。该书是《小乌龟投资智慧》系列(已绝版)的更新版本。有兴趣购买的朋友请在当当和京东搜索关键词“伍治坚”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