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着第一次出国回来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绝味鸭脖,想想已经小20年了。
那时候的绝味鸭脖还没上市,北京好多小店,挂的牌子叫“武汉绝味鸭脖”。
当然,我不知道跟现在的绝味鸭脖是不是一个牌子,但印象里口味差不多,不过价钱只有现在的1/10。
我其实不大喜欢啃鸭脖,太耽误功夫。
就喜欢素菜,每次都点腐竹和海白菜,多放麻油,戴手套一把一把吃,那叫一个过瘾。
后来在四大经常出差,就很少有时间吃了。
不过有一次去江西新余做个项目,那有家世界最大的晶圆厂,天天在厂里食堂吃饭。
这地方的风格就是高油高盐高辣,别的什么味都吃不出来。
这么吃了两周,项目组都受不了了,于是只能带着他们出去觅食。
走着走着看见周黑鸭,大伙就走不动了,说要不就买点鸭货,拎箱啤酒回酒店吃吧。
一拍即合,买了5大塑料袋,一共花了300多块钱。
6个人连吃带喝吃了一晚上,硬是没吃完,最后辣得都不用劝酒,一个个猛灌冰啤酒。
那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吃鸭货。
再想起来这茬已经十年之后了,老婆孩子逛商场,我突然看见绝味鸭脖的店,麻油的味道一下涌入脑海。
但看着窗明几净的店面,显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门脸可比了。
去买了点素材,还是腐竹和海白菜,再看价格,果然也今非昔比了。
这点当年几块钱的玩意,现在得20多块。
看了眼鸭货,价格估计是当年的5-10倍。
当年那几袋子鸭货,放到现在买,估计至少也得1千大几了。
可三五好友出去,吃一顿海底捞也就几百,谁会花上千块钱吃这玩意呢?
咱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怎么个定位,难不成这玩意已经成了高端餐饮?
即便再爱吃,我也接受不了。
不只是钱的问题,关键离我的心理预期差太多,一个理性人根本找不到花钱买它的理由。
再后来疫情风控,憋得时间长了,偶尔又想起来这口。
可惜店都关了,没办法,只能自己DIY。
网上买了腐竹、海白菜、麻辣锅底,自己放点盐和糖,煮了一大锅。
煮好了,放在盆里晾凉,然后倒进去麻油,一如当年小店老板一般翻抄颠抓。
一顿操作下来,尝一口,你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看来这玩意也没啥技术含量。
终于又可以肆无忌惮的大把抓了,这一盆整整胡吃海塞了两天才消灭掉。
而成本是多少呢?
加起来不到40块钱,剩下的麻油和底料还够做十几顿。
如果去店里买,我估计这点玩意得花出去大几百。
有人一听说什么卖不出去了就扯消费降级,就卤味而言是这么回事吗?
毫无技术含量的玩意,10多年价格翻了几倍,更是自己动手将近10倍。
年轻人不消费它不叫降级,叫理智。
要我说绝味鸭脖利润还在上涨,本身就是对消费者智商的讽刺。
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可以说物质已经极大丰富。
在这个大背景下,品牌拼的应该是创新突破,是降本增质,而不是忙着收智商税割韭菜吧。
刚顺便网上搜了一下,鸭翅不到1块一个,鸭肠不到20一斤。
绝味鸭脖的价呢?
鸭翅5-9块一个,鸭肠70-100一斤。
多出来这几倍的价格是什么?
口味、品质、还是就餐环境?
所以我不能理解为啥它的利润还能上涨。
可能是作为一个理工男,理性限制了我的想象吧,真有“绝味粉”也说不定呢。
“消费升级”就全靠他们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注意!我要打广告了:
招聘墨子私人助理1名(是全职很忙没时间干别的)
远程办公(可以回8线老家),弹性工作制(忙时忙闲时自由)
帮助墨子处理事务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章整理,视频制作,多平台发布,俱乐部机票酒店预订等)
学历大专以上,工作1-2年(经过毒打但还没成老油条)
老粉丝优先,有助理经验优先,其次销售
保底薪酬(参考当地最低薪酬)+提成(上不封顶),保证饿不死,想发财得一起努力
有意向请加微信墨子俱乐部助理微信:moziclub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