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让流动党员“流有所为”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激励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压实全流程各环节责任体系,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摸排、管理、关爱,增强归属感、融入度、凝聚力,确保流动党员“流之有方”“流有所为”。
建立“摸底排查链”。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基础。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详实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只有建实建全建细数据库,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摸清底数,开展“地毯式”摸排,通过上门了解、电话访谈、微信通知等方式摸排流动党员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完善流动党员个人档案,弄清楚流动党员数量、联系方式、流动去向、流动时间、流动类型、流动原因等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组织基层党支部每季度或每半年开展一次摸底调查,定期更新流动党员个人信息,确保流动党员“流出不流失”。
拧紧“教育管理阀”。一段时间以来,流动党员就像“断线的风筝”,因何原因流出、什么时间流出、流到哪去了,完全不向党组织汇报,尤其是一些高龄党员,虽然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了行踪,但迟迟找寻不到流入地,以致逐渐脱离了党组织的纪律约束,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流动党员在党的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抓好日常管理,才能有效激励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织密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的流动网,保证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不断档、不脱节、不漏项,确保流动党员流向清、底数明。要注重教育培训,加强摸底调研,结合不同群体、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结构流动党员需求,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课程,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要强化考核机制,把流动党员日常表现、业绩成效等纳入季度、年度考核范围,不断激发流动党员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好“关心关爱牌”。流动党员进入新环境后,很多同志都会面临“人生地不熟”的现状,这就尤其需要党组织加强关心关爱,主动上门服务,以“暖心之举”让他们身在异乡不孤单、不寂寞、不无助。要经常嘘寒问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掌握流动党员思想状况、工作动态、生活需求,过节时送上一句祝福、生病时送上一声问候,从细节上着手,凸显组织关爱。要解决其实际困难,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纾其所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增强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心有暖流”“流而有为”,切身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冯汛
那曲市委组织部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编辑:王萌萌
校对:益西卓玛
审核:次仁曲珍
微信号 : kanxizang-v
投稿邮箱:htpgl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