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推动有条件的新建厂房、新建公共建筑应装尽装光伏系统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30日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深化建筑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把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纳入城镇的规划、建设、更新和改造。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动有条件的新建厂房、新建公共建筑应装尽装光伏系统。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推广电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磁炉灶等替代燃煤燃气产品,推动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应用。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及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热应用。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和集中式生物质能等供热制冷应用,偏远地区可按照就地取材原则利用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供暖。(观察者)
上海推出多项便利措施迎进博会出入境服务、交通管理有新变化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上海警方围绕交通组织、出入境服务、馆内安全服务等方面,推出15项便利化措施。
据了解,本届进博会警方将进一步缩小了凭证通行管控区域的范围,由6平方公里压缩到3平方公里。同时,优化调整了非机动车时段性限行区域。增设非预约社会车辆“即停即走”区域。去年设置在P15、P8、P0停车场内的3处“即停即走”区域,今年将继续保留并优化,同时在P1停车场内增设全天“即停即走”停车区域,P6停车场内增设时段性即停即走停车区域(上午7时—12时),P6停车场下午将提供出租车候客服务。
完善交通提示指引标志标识,进一步提升国展中心内部通行便利。增设300个红线内停车位,同时增加接驳电瓶车数量,班次间隔也从原来的15分钟缩减至5分钟。
轨交出行方面,警方将采取分时段对出入口采取不同措施,最大限度提升参展观展人员的便捷性与体验度。上午进场时段,开放5个出入口,其中4、5、6、8号口“只出不进”,9号口“只进不出”,对出站乘客进行持证、无证预分流,引导持证乘客通过4、5号口就近出站。下午散场时段,开放5个出入口,其中4、5、9号口“只进不出”,8号口“只出不进”,6号口“可进可出”。
为进一步提升入馆安检通行效率,警方在国家会展中心东西南北4个登录厅、馆间通道、办公楼等处共设置人员验证点27处、安检点26处,较去年各新增1处。考虑到每年都有展客商实体证遗失、遗忘等情况,今年电子证件验证通道已基本涵盖馆内各出入口,审批时间从20分钟缩减至10分钟,更加方便展客商在紧急情况下补领电子证件快速入场。
为境外展客商出入境更便利,本届进博会对于受邀参展,警方依托上海口岸签证便利协作机制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外籍展客商可凭进博局出具的《中国国际博览会受邀参展参会人员确认函》,在浦东、虹桥两机场落地后直接到口岸签证窗口办理口岸签证入境。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免签入境外籍展客商,提供停居留证件办理便利。此项措施可为免签政策范围内20余个国家的展客商办理停居留证件,以便于其在免签停留期满后,仍可以在中国开展商务洽谈及贸易活动。另外,对于有计划每年来沪参展的,出入境部门将提供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便利,方便外籍展客商今后直接入境参展,无需重新申办签证。对于展会结束后有意留沪工作、创业的,依托上海公安海外人才直联平台,为他们提供出入境、治安、交警、人口等四大类12项涉公安高频服务事项。(中国网)
北京发布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近日,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举行,《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会上正式发布,明确人工智能在北京教育领域应用规范,指导学校、师生稳妥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
根据北京市教委等四部门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2025年,北京将完成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到2027年,全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规模化、系统化、常态化应用的格局基本成型。
《指南》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研制。《指南》明确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评、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等六大重点应用领域,全面涵盖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所有关键应用层面的29个典型场景,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框架。
《指南》还引导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构建面向师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智能阅读、智能体育训练、个性化心理支持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积极构建新型智能教研生态,实现多模态、全景式、动态化的校园智能化管理。(中国教育报)
全国最大光伏废水零排项目投入运营
10月30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建设的全国光伏废水处理领域处理能力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运营,意味着国内首例光伏废水零排项目投入运营。
该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87亩,每天的工业废水处理规模达10万吨,出水水质、分盐指标等均达到排放标准。此外,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上游光伏企业废水,将再回到上游光伏企业利用,回用率达到95%。
作为蒙苏经开区零碳产业园重点保障性工程,该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后,基本解决了园区内多家新能源企业工业生产用水需求,对全方位推动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能源网)